2017-12-30

'雪晶體' :歷史上第一張雪花照片是如何被製作出來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evolution-of-snowflake-photography/index.html

一八八五年, 美國農夫威森.本特利 (Wilson Bentley) 把相機裝在他的顯微鏡上, 拍攝出被認為是第一張的雪花相片.

雖然當時這張照片只賣五美分, 但卻被認為開啟之後科學攝影的道路. 雪花精細對稱和獨一無二的晶體結構, 成為吸引攝影師的主題.

蘇.理查森 (Sue Richardson) 引述他曾祖父長大後聽到他 '本特利叔叔' 的說法, 這張劃時代照片是經歷兩年光圈, 光線, 曝光和焦距實驗的結果.

她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 "他花了大量時間在研究和攝影, 所有一切都是自學所得,"


科學的態度

本特利的實驗起源於他母親在他十五歲生日買了一架顯微鏡給他. 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佛蒙特州, 本特利喜歡觀察雪花. 他會先用火雞羽毛把東西清乾淨, 然後把雪花移到顯微鏡載片上, 摒住呼吸避免標本因為溫度而融化.

最後本特利發明一種將照相機安裝在顯微鏡上的方法 -- 根據羅徹斯特理工學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生物醫學攝影麥可.裴瑞斯 (Michael Peres) 教授表示, 這是一種簡易的安裝方法, 這項成就讓他名聲大噪.

"雪花攝影是一項對於微小晶體結構的挑戰, 包含隔離, 保存, 對焦及採光等工作," 裴瑞斯在電話訪問中表示 "早期攝影材料在感光和色調細節辨識上是很粗糙. 本特利雖然使用原始的材料, 但他工作成就很令人激賞."

技術的限制還有另外一項挑戰 -- 本特利必須等到春天他的小木屋夠溫暖, 才有辦法讓照片顯影. 但他為此深深著迷.

一九零四年基督教先驅報標題寫道 "雪的奇蹟和美麗" 本特利寫道 "雪花晶體 ... 不只揭露自然界微小神奇之美, 還教導我們所有地球美麗事物都是短暫稍縱即逝. 透過短暫美麗的雪, 就像美麗的秋天, 或是傍晚的天空, 雖然短暫但也很快會再度來臨."


雪花資料庫

在他成功拍出突破性的照片後 -- 一連拍出五千張照片 -- 本特利迫切想要分享他所發現的這個世界. 一九零四年他挑出五百張最好的照片, 給當時史密森尼學會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秘書長塞繆爾.蘭利 (Samuel Langley).

史密森尼學會檔案歷史學家帕拉米.亨森 (Pamela Henson) 表示, 本特利的照片及他詳細的紀錄和期刊, 立刻引起大家的興趣.

"史密森尼學會從一八四零年就開始研究氣象, 而且為氣象專案開始招募自願者收集橫跨全美的氣象觀察資料" 她在電話接受訪問表示 "威森.本特利 -- 擔心他的照片會遭到火災而損失 -- 要求確定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

世界上的大學和學院開始對這些照片產生興趣, 本特利以每張五美分的義務性價格販售這些底片. 熱情超越利益, 在他一生之中這個價錢都沒變過.

一九三一年, 美國氣象局 (United States Weather Bureau) (就是目前大家所熟知的美國國家氣象局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出版了一本名叫 "雪晶體 (Snow Crystals)" 的書, 內容包含本特利的研究和兩千六百張他所拍攝的照片, 由他和另一位物理學家威廉.傑克遜.漢佛萊 (William Jackson Humphreys) 一同撰寫. 書中詳細描述要完成攝影的條件, 希望推廣顯微攝影成為一種流派.

"他的貢獻 (他所拍攝的照片) 開始對社會產生正面價值" 裴瑞斯表示 "不僅僅是提供美麗鑑賞和科學上的, 還提供一種保存科學以便之後研究的方式."


藝術形式的演變

本特利的工作開創了科學攝影的時代. 現在藉由新科技, 雪花影像已經有很深入的進展, 像是多角度攝影機可以捕抓晶體在空氣中飄落的情況.

物理學家肯尼斯.李布列希特 (Kenneth Libbrecht) 教授, 變更濕度, 溫度和氣流, 想了解甚麼樣的雲霧條件可以決定雪花晶體結構. 他在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擁有一個特製工作腔, 來發展研究及分析雪花.

李布列希特目前已經收集超過一萬張雪花照片, 這些激發了四十二歲俄羅斯攝影師阿列克謝.柴耶托 (Alexey Kljatov). 他把一部佳能 (Canon) 類單眼 (point-and-shoot) 改裝為數位微距, 擁有更高的放大倍率並能在連續拍攝自動對焦. 他用這部相機建立多層圖像, 因而產生非常清晰的照片.

"(科技) 有深遠的影響" 裴瑞斯表示 "神奇的是, 如果你是唯一能看得到的人 (特別是雪花). 它很快就不見了, 而你只是在紀錄一些看不到的東西."

從本特利到現在, 基礎技術慢慢發生一些變化, 對於業餘攝影師也越來越容易拍到雪花. 手機應用程式加上外接鏡頭就可以拍攝, 而不用像以前要作隔離.

對於理查森來說, 技術演進帶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 -- 重新對於她曾祖父的叔叔工作產生興趣.

她說 "他一生成就受到低估, 隨著網際網路帶來的好處, 人們知道威森.本特利, 同時開始了解他."

2017-12-24

為何小孩喜歡像是狗狗巡邏隊 (Paw Patrol) 及湯瑪士 (Thomas) 這類法西斯卡通節目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12/22/health/thomas-tank-engine-paw-patrol-fascist-cartoon-strauss/index.html

(CNN) - 父母經常認為自己是小孩未來可能性的提供者. 希望小孩生活在身分多變及平等, 有豐富想像力及同情心的世界中.

但對於小孩來說, 受了大眾文化的影響, 他們不見得會這麼認為. 吸引他們的是身分固定, 秩序, 犯規會受罰的世界而不是想像力.

父母對於小孩的願望和小孩自己的希望, 這兩者之間的衝突很容易在小孩喜歡的卡通中觀察到. 經常是, 大部分父母不喜歡的節目多數小孩子會喜歡.

兩部最為分歧, 最常在成人討論區, 社交媒體和知名出版刊物被廣泛分享的節目, 就是湯瑪士 (Thomas the Tank Engine) 及狗狗巡邏隊 (Paw Patrol).

湯瑪士是長期播出的電視節目, 內容描述一列在索多島 (Island of Sodor) 行駛的火車. 紐約客 (New Yorker) 稱為節目是 "前現代企業極權反烏托邦主義 (premodern corporate-totalitarian dystopia)". 衛報 (Guardian) 認為是帝國主義, 邪惡左派, 階級主義, 性別歧視及反環保主義者. 但人們 -- 可能大都是父母 -- 每年花了十億美元在湯瑪士的商品上.

狗狗巡邏隊同樣有兩極化的看法. 節目描述一群被一名叫做萊德 (Ryder) 小男孩所帶領的救難犬, 是父母經常抱怨但小孩崇拜的對象.

Buzzfeed 認為這個節目 "糟透了 (terrible)", 並指出節目沒有過濾掉性別及社會不平等. 衛報對於萊德的描述, 暗示有自暴自棄的個性 "無法停止的上帝情節 (unstoppable God complex)". 然而狗狗巡邏隊無所不在. 根據國際授權業協會 (Licensing Industry Merchandisers' Association) 最近的資料顯示, 以萊德及其夥伴的品牌商品銷售得比其他電視節目好. 最近在亞馬遜 (Amazon) 查詢狗狗巡邏隊會出現兩萬四千八百一十四個結果.

身為開明的父母 -- 特別是對當代政治感到憂心的我們 -- 國家的變動被我們小孩轉成最原始的專制主義. 到底發生了什麼讓 "當自由成為 ... 對於你和我有何影響 ?"

雖然我們會感到憤怒, 但這些節目讓我們小孩子感到舒適, 他們腦中的身分識別在節目娛樂中尋求秩序, 安定, 甚至於處罰.

小孩心中充滿著衝突和衝動超過他所能掌控. 特別是幼兒及就學前, 他們開始發現他們具備了做壞事的能力, 並試著去理解這些衝動.

巴納德學院幼兒發展中心 (Barnard College Center for Toddler Development) 主任暨 "如何讓幼兒茁壯成長(How Toddlers Thrive)" 一書作者托瓦.克萊茵 (Tovah Klein) 解釋, 像是湯瑪士及狗狗巡邏隊這類節目, 給予他們整潔, 道德和秩序的感覺. 好人或壞人在節目中都是明白描述, 如果有人行為不當, 那他最後的結局是很清楚可以預測的.

克萊茵表示 "這個年紀的族群, 一直靠自己處理負面的感覺. '我是好寶寶嗎 ?' '我是壞寶寶嗎 ?' 他們試著了解這背後的含意,"

這些節目幫助他們在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中找到方向. 另一方面, 他們也渴望獲得權力. 透過狗狗巡邏隊小狗的任務或是湯瑪士中有用的列車, 讓他們感覺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 小孩對於一些人要負責感到安心. 對他們來說, 萊德不自大, 湯瑪士中的托普漢姆爵士 (Sir Topham Hatt) 並不是新殖民主義的獨裁者. 他們只是把責任交給殷切期盼的屬下而已. 事實上這些領導者, 是否是白人男性, 還是像現實中的權威人士, 對小孩來說並不重要.

"小孩知道這世上有許多可怕的事, 會有許多不好的事會發生, 這些節目讓他們感覺他們自己可以處理一些事" 克萊茵表示 "而且他們知道有些問題不是他們能夠處理的, 所以處在團隊中的一員會讓他們感到安全."

對於這些卡通所呈現的專制和摩尼教的二元思想, 許多家長團體評論是沒問題的, 但他們希望能夠處理得更細緻些.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兒童及媒體科學家並任職於非營利機構常識媒體 (Common Sense Media) 的雅達.烏爾斯 (Yalda T. Uhls) 表示, 這很不容易做到. "因為現實社會許多事情都是在進行的過程中, 所以敘述故事的強度和簡化 (在兒童電視節目裡面) 是很重要. 而且幼童真的無法抽象思考."

烏爾斯表示學齡前孩童關注於社交暗示和地位, 試著要了解他所處的位置. 這些卡通清晰的層次結構確認了他生活中想要知道的事情 : 這是主要的, 而其他或許是父母或老師的責任.

烏爾斯表示, 父母關心狗狗巡邏隊及湯瑪士中不好的部分, 應該和他們小孩溝通說明, 但 "不要想太多,"

她說 "孩童由媒體學到的東西, 要過很久才會運用到他們的生活中". 例如小孩子在電視中看到做壞事不受處罰, 並不會馬上開始霸凌別人.

住在底特律的凱薩琳 (Katherine DM Clover), 是一位兩歲小孩的母親, 她偶而會看湯瑪士, 她掙扎著是否要用她的判斷標準來決定小孩對於電視的喜好.

"我認為父母對於媒體節目已經有很好的判斷經驗, 有些是很明顯完全不行要禁止, 有些只是我不喜歡的領域 ... '湯瑪士' 就很難決定. 是真的害或只是我不喜歡 ?"

她說現在她還是會讓小孩偶而看這個節目, 因為湯瑪士很接近臨界點. 而且對於有社交意識的父母來說, 有太多東西比卡通電視節目更吸引人.

住在洛杉磯的沙芭芝 (Sa'iyda Shabazz) 表示, 她讓她四歲大的小孩無限制的看 "湯瑪士" 這個 "這個世上他最喜歡的東西."

"我認為這個節目這些年發展變化下來, 實在無法同意 '法西斯' 這個標籤," 她說 "我認為節目特色更多是在呈現同情心和友誼這個主題. 而其他都沒有了, 他們就只是火車而已. 就如你所說規律和執行對於成功運作火車路線是很重要的."

父母對於小孩電視節目中存在權威元素是允許, 但希望這個角色不要一直是白人男性.

"我曾經和我女兒一起看過狗狗巡邏隊, 那集節目思凱 (Skye) 自願參加一項任務, 但萊德選擇了兩支男性小狗" 住在芝加哥的利百加.派爾克 (Rebekah Pajak) 表示, 她是一個兩歲一個一歲小孩的母親. 思凱是節目中核心成員六隻救難犬唯一的女性. "我還記得當時我想, '這個卡通裡有玻璃天花板!'"

許多父母苦於為小孩挑選電視節目, 派爾克不想禁止他女兒喜歡的東西 -- 而且他也喜歡狗狗巡邏隊這個節目. 但她仍會擔心女兒會吸收到父權思想的訊息.

"我不認為一部卡通就能塑造她, 但如果是十部卡通, 那我就會擔心. 這是系統化. 大家一起對她說了什麼 ?"

這提供了狗狗巡邏隊和湯瑪士幕後團隊一個免費的想法, 在不疏離原本的觀眾族群又擴大了對父母的吸引力: 萊德和托普漢姆爵士可以退休, 以他們同樣幹練的姊妹來取代. 如此就能提高非男性角色的社會地位. 小孩同樣可以得到滿足, 讓他們沉浸在有規則有秩序的宇宙中, 每個人都在他自己的位置上. 就只是沒有高高在上的白人.

2017-12-17

今年問 Google 的十個健康問題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12/15/health/health-trends-2017-google-explainer/index.html

(CNN) 甚麼是狼瘡 ? 流感症狀最少會持續多久 ? 為什麼會打嗝 ?

根據 Google 發言人伊凡.巴柏.格里皮 (Evan Barbour Grippi) 所提供的清單, 上面是美國人在二零一七年問 Google 健康相關問題的一部分. 資料收集期間是在一月到十二月中.

據 Google 所提供資料, CNN 分析二零一七年在網上詢問健康相關的 "什麼" 和 "為什麼", 包括了生酮飲食 (keto diet) 和鴉片類藥物.

那去年大家都查了那些 ? 茲卡 (Zika), 頭部外傷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和拔罐是二零一六年最常問的健康相關問題.

底下將列出一些今年最常被問到的健康相關問題及答案, CNN 的報導將涵蓋到每一項.


甚麼是鴉片類藥物 ? 以及漢娜的遺言 (13 Reasons Why) ?

根據 Google Trends 關鍵字資料, 來至於世界各地的問題中, "甚麼是生酮飲食 ?" "為何成癮是一種疾病 ?" 以及 "漢娜遺言 (13 Reasons Why)" 是今年 Google 最常被問的健康相關問題之一.

酮或生酮飲食在過去一年 Google 搜尋次數增加了四倍. 這種飲食涉及吃更多健康脂肪更少碳水化合物, 強迫身體去燃燒脂肪.

這飲食方法雖然是最近流行起來, 但最早起源於一九二零年代. 據二零零八當代神經內科治療選擇期刊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 論文所述, 當時是為了有治療癲癇患者所開發出來, 因為觀察發現禁食能減少癲癇症狀發生.

今年許多人也在 Google 查詢對鴉片類藥物和成癮感到好奇. 美國人鴉片藥物危機也上了頭條.

美國總統川普十月宣布鴉片問題是國家公共衛生的緊急事件, 超過兩百萬的美國人依賴或濫用處方藥物及街頭毒品.

美國鴉片藥物問題不是剛要開始. 根據藍十字藍盾協會 (Blue Cross Blue Shield) 六月所公布的數據顯示, 過去幾年全美鴉片藥物成癮成長比率將近百分之五百.

許多專家談到鴉片藥物成癮問題 -- 和一般成癮相比 -- 算是一種疾病.

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防制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所述 "成癮被定義為一種慢性復發型的腦部疾病. 特徵是雖然知道對自己有危害, 但還是會強迫去尋找並使用. 視為是一種疾病是因為藥物會改變大腦; 而且這種改變是結構性及改變大腦運作方式,";

今年同樣受到成年人及孩童搜尋的, 還有網飛 (Netflix) 根據暢銷書作者傑伊.艾夏 (Jay Asher) 二零零七年所發表的輕壯年小說漢娜的遺言 (13 Reasons Why) 改編的影集.

影集在今年三月首播, 這個虛構故事描述一位名叫漢娜.貝克 (Hannah Baker) 的十多歲女孩, 在她結束自己生命之前所留下十三個錄音. 每個神祕錄音都會指向一個人, 說明這個人在她決定自殺過程中所扮演的腳色. 演員及流行歌星席琳娜.戈梅茲 (Selena Gomez) 擔任這部影集的執行製片.

雖然在影集開播前, 一些心理健康專家就提出警告, 節目可能會造成一些已有自殺傾向輕年人的健康危機.

就在這部受爭議的影集首播之後幾個月, 研究人員交叉比對涉及自殺意識, 自殺預防及意念的 Google 查詢.

據美國醫學學會雜誌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十月所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 查詢 "如何保證自殺 (how to commit suicide)" 比平時多出了百分之二十六; "自殺預防 (Suicide prevention)" 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三; 而 "自殺熱線號碼 (suicide hotline number)" 爬升了百分之二十一.

其他專家建議, 這個節目應該可以提供一個讓年輕人討論自殺風險的機會, 包括教導他們如何識別同伴中是否出現憂鬱或自殺念頭的警告信號.

這個節目已經決定會有第二季了.


為甚麼會打嗝 ? 甚麼是狼瘡 ?

根據格里皮所提供資料, 美國其它常被問到的健康相關問題排名第一的是 "為甚麼會打嗝 ?".

根據梅奧診所 (Mayo Clinic) 的說明, 打嗝是因為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橫膈膜肌肉不自主收縮所造成, 原因可能是吃了大餐, 酒精或碳酸飲料, 或是突然的激動所造成.

"甚麼是狼瘡 ?" 在健康相關問題列表清單中排最後, 第十名.

狼瘡, 又稱為全身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或簡稱 SLE, 這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 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健康細胞和組織而不是病毒或細菌.

因為席琳娜.戈梅茲九月透露的消息引起大家注意, 那時她接受她的朋友兼女演員法蘭西亞.萊薩 (Francia Raisa) 所捐贈的腎臟.

戈梅茲在 Instagram 貼上她和萊薩在醫院病床的照片寫到 "因為我的狼瘡, 我需要作腎臟移植手術,"

其他確診患有狼瘡的名人包括電視知名人物尼克.坎農 (Nick Cannon), 獲得葛萊美獎歌手托尼.布拉克斯頓 (Toni Braxton), 女演員克莉絲汀.約翰斯頓 (Kristen Johnston) , 已退休美國足球隊員雪濃.柏克斯 (Shannon ) 及 創作型歌手席爾 (Seal), 這個疾病讓他們臉上帶著傷痕.

根據二零一二年皮膚與美容手術期刊 (Journal of Cutaneous and Aesthetic Surgery) 所發表論文說明, Lupus 在拉丁文中是狼的意思, 是由十三世紀的羅傑斯.福格蒂 (Rogerius Frugardi) 醫生所命名, 可能是這種疾病造成的傷痕類似被狼所咬傷.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估計, 在美國有超過三十二萬兩千人確認或可能患有狼瘡.


底下這些是你希望 Google 回答的問題

今年美國還有其他那些問題 ? 排名前十裡面還有問到打鼾和腎結石 :

1. 為甚麼會打嗝 ?

2. 如何停止打鼾 ?

3. 導致腎結石的原因 ?

4. 為什麼我這麼累 ?

5. 流行性感冒症狀會持續多久 ?

6. 正常血壓是多少 ?

7. 如何降低膽固醇 ?

8. 導致高血壓的原因 ?

9. 甚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

10. 甚麼是狼瘡 ?

根據 Google 趨勢關鍵字, 世界上最常被問到健康相關 "為什麼" 的問題 :

1. 漢娜的遺言 (13 Reasons Why)

2. 為什麼成癮是一種疾病 ?

3. 我嘴巴痛的原因 ?

4. 為什麼蘋果醋對你有好處 ?

5. 為何我的經血是黑色 ?

2017-12-10

這座法國城堡有九千位堡主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french-chateau-9000-owners/index.html

(CNN) 莫托-夏戴爾 (La Mothe-Chandeniers) 就像是童話故事走出來的浪漫法國城堡. 歷史可以追溯至十三世紀, 但現在已經被棄置 -- 角樓和城塔已經開始崩塌.

現在城堡在維修資金上卻有意外的轉變 -- 來至全球超過九千人聚在一起要解救城堡免於衰落. 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

每個現代 "身穿閃亮盔甲的騎士" 最少捐獻五十歐元要來解救這座城堡.

得到的回報是, 每個贊助者將共同擁有這座城堡.

他們大都不住在這裡, 但在城堡重建時會有發言權 -- 以及未來翻新後擁有第一道門的鑰匙.

城堡位於法國西部普瓦圖-夏朗德 (Poitou-Charentes) 地區的小鎮三穆捷 (Les Trois-Moutiers).

城堡建造在綠地之中, 被護城河所環繞.

最早是由強大的博考 (Baucay) 家族所建造, 中古世紀曾遭英軍佔領兩次 -- 並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到洗劫和掠奪.

十九世紀初, 強大的巴黎商人亨內卡 (Francois Hennecart) 試著恢復舊觀. 十九世紀後期產權歸於埃德加勒男爵 (Baron Lejeune Edgar), 他是派對愛好者, 曾經在城堡中舉行過派對晚會.

但莫托-夏戴爾城堡在一九三二年遭受到無情的毀滅, 大火燒去了所有內裝 -- 毀去圖書館中無價的卷軸, 重要的掛毯及繪畫.

一九八一年, 教師馬克.迪耶默 (Marc Deyemer) 買下這座搖搖欲墜的城堡 -- 希望恢復往日的輝煌. 然而支出費用和修繕過程太過複雜了.

一個美好的轉折讓這城堡有了新生命.

二零一七年十月底一項群眾募資活動, 目標是要籌措資金保存這座歷史建築.

募資計畫達太安連同及保護城堡協會 -- 當地莫托-夏戴爾城堡保存組織, 一起合作.

達太安創辦人德洛姆 (Romain Delaume) 對 CNN 表示 "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新方法, 把人們聚集起來一起保護文化"

不只是捐助金錢, 支助者還會成為城堡的業主.

德洛姆表示 "這是我們發起的這項活動的新想法,"

這項活動有超過八千人參與 -- 至今募集了七十五萬歐元 (八十八萬美元).

城堡迷還可持續參加 -- 活動還在進行中.

主管單位在接下來幾周將確認還須完成哪些事情.

德洛姆表示 "下個階段最後將發放城堡鑰匙, 同時讓數千名共同擁有者進入城堡,"

翻修會盡可能恢復城堡原貌, 但大自然的力量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城堡不可能變成全新 -- 並恢復往日光彩 -- 就目前做法而言.

德洛姆表示 "我們認為大自然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他說修復重點是 -- 不去抵抗 -- 大自然, 只要確保城堡對於遊客是安全的.

目前估計會在二零一八年底或二零一九年初對遊客開放.

同時, 如果你的錢被莫托-夏戴爾城堡一掃而空, 你會成為共同擁有者 -- 但不要期望能搬進去.

2017-12-01

第一個太空國家阿斯伽迪亞 (Asgardia) 已經升空了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asgardia-satellite-launch/index.html

世界第一個 "太空國家 (space nation)" 已經升空了.

十一月十二日, 藉由阿斯伽迪亞一號人造衛星 (Asgardia-1) 阿斯伽迪亞這個國家確實出現在外太空之中.

這顆 "微型衛星 (nanosat)" -- 大約是一塊麵包大小 -- 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沃洛普斯飛行基地, 到國際太空站 (ISS), 進行為期兩天的飛行.

衛星帶著 0.5TB 屬於阿斯伽迪亞公民的資料, 像是家庭照片, 及代表這個國家的旗幟, 徽章和憲法.

二零一六年十月, 俄羅斯科學家伊格爾.阿舒爾貝利博士 (Dr Igor Ashurbeyli) 建立世界第一個在外太空獨立運作的國家.

名字來至於北歐神話的天空之城, 阿斯伽迪亞可自由參加, 至今大約有十一萬四千人簽署加入.

阿舒爾貝利博士表示這個項目的使命是要提供一個 "和平的社會 (peaceful society)", 可以簡單獲得的太空技術, 保護地球免於像是小行星及人造碎片這類來至於太空中的威脅.

而阿斯伽迪亞公民 -- 在這時刻 -- 還是在地球上, 衛星的發射讓這個國家更接近太空.


人造衛星的使命

阿斯伽迪亞一號人造衛星這趟旅程, 將藉由 NASA 商用太空船天鵝座 ( OA-8 Antares-Cygnus) 到達國際太空站.

目前大約要等三周, 等待重要的補給品和科學設備由 NASA 太空船搬到目前住了六個人的國際太空站裡.

這顆微型衛星將脫離 NASA 太空船, 開始自己的繞地球軌道旅程. 保存的公民資料將一起在軌道繞行大約五到十八個月左右, 這是這種人造衛星典型的壽命. 然後就會燒毀不見.

對於阿舒爾貝利博士而言, 藉由這些資料發射升空是他實現他建立這個太空國家的承諾.

"我承諾過會有一次發射升空" 他說 "我們選擇了 NASA 一個信賴的夥伴 ... 因為我們必須實踐十三個月之前的承諾."


離開地球

二零一六年這個項目宣布後四十個小時, 超過十萬人在阿斯伽迪亞網站申請加入成為公民. 三周後阿斯伽迪亞已經有五十萬人加入.

任何人只要大於十八歲, 有電子郵件信箱, 任何性別, 國籍, 種族, 宗教信仰和財務狀況都可申請成為公民 -- 包括有前科. 申請時不需要任何費用.

目前有來至於兩百零四個國家十一萬四千位阿斯伽迪亞人 -- 這是六月人口數二十一萬一千人降下來後的人數, 當時正在開始投票決定阿斯伽迪亞憲法細節.

只有同意憲法最終版本才能成為阿斯伽迪亞人.

土耳其目前是擁有最多阿斯伽迪亞人的國家, 有超過一萬六千五百的居民.

一位香港藝術家 Rayven Sin 對 CNN 表示, 在多倫多聽中文廣播節目之後, 她在二零一六年十一月註冊成為阿斯伽迪亞人.

"我真的很希望能看到人們開始有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她對 CNN 表示 "我們生活這個社會 -- 不是資本主義就是共產主義" -- 太多衝突了.

"身為一個人, 我希望 (能看到) 我們能有其他選擇 (或其他生活方式). 更好的生活, 更多選擇."

數位行銷專家 John Spiro, 他們在香港有每個月阿斯伽迪亞人固定組織聚會. 他對 CNN 表示, 個人資料送到太空這件事讓他很興奮.

以幫忙翻譯保存佛教經典為興趣, 把這些宗教文件以電子型式發 '送到天堂 (up to the heavens)' 這種象徵意義感覺非常好.


離開地球的想法

未來, 阿斯伽迪亞團隊希望能在低地球軌道建立可居住平台 -- 第一個平台將離地面一百到兩百英里 (一百六十一到三百二十一公里), 這也是國際太空站的所在.

八年之後會第一個人到達這個位置.

"我們會給予任何有想法的人相同機會, 會做一些事情來保護他們."

"我們的家不是我們出生的房子或城市. 我們的家是這個地球, 我們要保護他."

"這不是幻想. 到火星, 到太陽系這些 -- 這是假的. 我們要做一些更實際的事情."

未來還會有人造衛星發射, 但時間尚未確認.


火箭科學家

五十三歲的火箭科學家阿舒爾貝利博士表示, 他個人獨自資助這個項目 -- 總金額並未公布.

報導稱他為億萬富翁 -- 雖然他從未出現在富士比富豪排行榜中 -- 這位亞塞拜然出生的俄羅斯人, 一九八五年畢業於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學院, 三年後創辦了 Socium 軟體和諮詢企業, 根據他們的網站表示, 目前是一家員工一萬人的控股公司.

一九九零年他搬到莫斯科, 成為科學工業的重要人物, 二零一零年他獲得俄羅斯國家科學技術獎 (Russian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ze). 三年後他在維也納創辦了國際航天研究中心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AIRC), 目前他是聯合國教科文太空科學技術委員會 (UNESCO's Science of Space committee) 主席.

簡單的說, 阿舒爾貝利博士在太空方面並不是初學者.

根據他個人網站表示, 二零一一年之後就退出所有政府機構, 他宣稱在政治上他是中立的.

二零一七年在香港的新聞發布會上, 阿舒爾貝利博士說阿斯伽迪亞這個項目是他從小的夢想.

"我喜歡做一些沒人做過特別的事" 阿舒爾貝利博士對 CNN 表示 "創立一個獨立國家是我的夢想."

二零一六年阿舒爾貝利博士在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in Montreal) 的太空法律會議中演講, 會議討論到太空中的謀殺, 婚姻及離婚法律問題, 激發博士要讓夢想成為實際行動.

"我想 : '為何不組織一個國家 ?' 不單單為了律師, 也為了技術人員, 工程師, 為每個人 ... 因為太空中只受限於每個人出生國籍的法律."

目前太空法律採用的是包括美國俄羅斯等一百零三個國家所簽署的外太空條約 (Outer Space Treaty).

阿斯伽迪亞主張, 在太空創立一個全新的法律平台.


成為一個合法國家

阿斯伽迪亞計畫得到聯合國會員資格.

要達成這個目的, 首先聯合國安理會要視阿斯伽迪亞為一個國家批准申請, 然後要獲得三分之二的一般會員國投票承認.

太空法律專家暨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喬安妮.葛布利諾茲 (Joanne Gabrynowicz) 教授對 CNN 表示 "一個國家必須有這幾個特質: 有常住的人口; 有確定的國土, 一個政府, 有和別國建立關係的能力. 以及必須獲得其他國家承認是個國家,"

阿舒爾貝利博士計畫為阿斯伽迪亞組織一個民主政府, 檢察官辦公室, 國家審計署及其他政府單位.

阿斯伽迪亞政府部門將在各代表所在地運作, 行政中心將位於維也納.

這一切都尚未開始. 議員選舉會先舉行 : 阿斯伽迪亞人在明年三月二十九日提出議員申請. 選舉後政府組織就形成了.

當 CNN 問到阿斯伽迪亞在沒有實際領土的情況下, 如何對公民提供和平, 阿舒爾貝利博士說國家公民可以利用 "雙重國籍" 的好處.

"如果你在地球有問題, 我們有阿斯伽迪亞的大使館. (就像是) 你是個遊客, 你可以去你國家的大使館, 他們會試著幫忙你."

阿舒爾貝利博士也意識到, 當國家組成之後許多問題也會跟著而來 -- 更不用說他們是以太空為基礎.

"我們必須像是正常國家. 所有正常國家都會有問題, 我們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他說.

"因為我們不在地球, 所以我們的問題會比正常國家更多."

2017-11-25

世界上最暗的材料將在冬季奧運展示 '空間分裂'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11/15/world/vantablack-blackest-black-material/index.html

(CNN) 號稱世界上最暗的人造物質, 奈米碳管黑體 (Vantablack) 無法用人眼看透, 這種暗會讓人感到不安.

這已經是我們生活經驗中最接近黑洞水準的東西.

因為奈米碳管黑體沒有顏色, 幾乎完全絕對的沒有顏色.

這種超級暗的材質是由薩里奈米系統公司 (Surrey NanoSystems) 三年前第一次開發出來. 這家英國公司接受來至設計師, 建築師, 航太工程師的要求 -- 甚至包裝或可食用材質.

據說奈米碳管黑體可吸收到達它表面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六的光線.

薩里奈米系統公司聯合創辦人本.傑生 (Ben Jensen) 對 CNN 表示 "當你看的物體沒有反射光線, 會看不到任何東西, 所以大腦會認知它是黑色,"

用它來做成塗裝, 奈米碳管黑體會改變視覺的空間尺度, 原本三度空間的物體變成完全平坦的二度空間.


'極度無層次'

正是這種物質沒有顏色沒有反射光和層次, 吸引了建築師阿西夫.可汗 (Asif Khan).

可汗對 CNN 表示 "這種材質打破知覺的基本規則, 由於吸收了所有反射光線, 讓原本三度空間物質變成二度空間, 這種強大能力就像是關掉重力. 這讓它可運用在建築上."

這位英國建築師將使用奈米碳管黑體蓋一棟名為 "空間分裂 (schism in space)" 的建築, 二零一八年南韓冬季奧運中首度亮相. 訪客可以在奧運公園中看到這棟建築.

這棟不可思議暗色建築有四個彎曲的牆, 由遠方來看, 建築很像是一個空間裡失落的裂縫. 每個牆面將裝上千顆小燈 -- 就如同夜空中的星星.

"這就像是你看到太空的深處" 可汗表示 "當你接近建築時, 星光將充滿你整個視野, 你會感到你被暗色星雲整個吸收進去."

對比於冬季奧運的白色, 可汗希望這棟建築能觸發遊客 "極度無層次和可能性" 的哲學經驗.


解析奈米碳管黑體 -- 可以吃嗎 ?

一平方厘米的奈米碳管黑體大約是由十億個奈米碳管完美推疊排列出來. 當光線進到裡面, 會在裡面彈跳反射最後困在裡面轉換成熱.

"奈米碳管可以看成是非常非常高的青草葉子" 傑生解釋說 "可以想像人走在高達一千英尺高的草地裡面, 能有多少光會照你. 類似這樣情況只是比列縮成非常小."

這些奈米碳管在強光照射下, 表面溫度會達到四百三十度甚至更高.

還有一種噴射塗裝運用的版本, 稱為 Vantablack S-VIS, 可用於複雜形狀和表面的塗裝.

奈米碳管黑體原本設計是要用於空間工程, 但自從二零一四年問世後, 傑生就淹沒在要使用這種材料的要求中.

"這些要求就像是雪崩一樣的到來 ... 有超級巨星想用來塗裝吉他, 有人想用來塗裝車子" 他說. 傑生收到最奇怪的要求, 是有人要自拍吃這材質然後把影片放到 YouTube 上. 傑生表示 "很顯然這並不是個好主意" .

它也無法用來製作黑色小洋裝, 這種材質會刺激皮膚, 讓你看起來像塊皺皺的小紙板.

但瑞士手錶製造商 MCT 已經在價值九萬五千美元限量產品中使用這種材質. 奈米碳管黑體用來當背景, 使得鐘錶元件像是漂浮在無底洞上面.


在太空中隔離光線

瑞典一家公司正使用奈米碳管黑體塗裝在要安裝於微型衛星上的光學望遠鏡裡. 這層塗裝將隔離來至太陽和城市的散射光.

歐米儀器公司 (Omnisys Instruments) 工程師阿維德.漢默 (Arvid.Hammer) 表示 "我們必須確保由太空進入望遠鏡的光, 沒有參雜任何干擾光源,"

他舉例說, 如此科學研究人員可以獲得更清晰太空影像及更好的數據去改善目前氣象模型. 協助做出更好的天氣和全球暖化預測.

儘管有這些應用範圍, 傑生還是一再強調奈米碳管黑體不是簡單就能 "畫" 在任何物體上.

"會有種錯誤認知覺得這就是一種黑色塗料. 不是的," 傑生表示 "這是通過非常複雜的過程長出來的 ... 絕對不是能由漆桶中拿出來畫的東西."

2017-11-17

買東西如何不傷害到人類或地球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11/14/news/companies/shopping-good-bad-impact/index.html

在渡假時想問心無愧放心的購物應該要如何作 ?

如果沒有事先花時間在上面, 錢花在商品或服務能值回票價是有點困難 -- 不然就是早已知道要買甚麼 -- 但每次購物前都花了大量時間作研究.

這件事事關重大. 前美國總統艾爾.高爾 (Al Gore) 撰稿人及 Aspiration 公司聯合創辦人安德烈.切爾尼 (Andrei Cherny) 表示, 畢竟, 美國人每天會花掉三百六十億美元 -- 這家新創公司希望能讓大家放心可信賴的消費商品及服務.

"人們都想要他們的錢能花得有價值, 但一般來說他們都沒有足夠的資訊來作決策" 切爾尼表示, 他同時也擔任過財務詐欺檢察官.

Aspiration 創辦於二零一四年, 至今募集了兩千萬美元的資金, 其中包含一些影響力投資者 (impact investors), 這類投資目標希望改善社會及環境, 同時又能得到利益.

他們開發了應用程式及線上支票帳戶, 以客戶的消費習慣給予持續性客製化的分數.


幫助人類和地球

當你使用這個帳戶進行採購, Aspiration 會對這家產品供應商顯示兩個分數: 第一個是 "人的分數", 根據廠商支付給他們員工的薪水及勞力差異. 另一個是 "地球分數", 分數來至於像是廠商的排放及能源效率. 同時也會顯示類似供應商的成績.

Aspiration 分析了成千上萬家公司. 他們也在研究追蹤客戶的行為, 是否他們的反饋, 透過持續記錄的分數反映出消費行為的改變.

另一家公司透過許多證據發現, 購物者面對產品在社交及環境的排名會有不同的採購選擇.

"人們喜歡用他們的錢來投票, 支持那些分享他們價值的公司" HowGood 首席執行長亞歷山大.吉列 (Alexander Gillett) 表示, 這是一家持續性評估食品的公司, 每個產品通過大約六十到七十個全面評估項目, 從化學品的使用到勞工的待遇.

根據吉列的說法, 產品被 HowGood 評價到前面, 平均銷售可增加到百分之兩百三十. 所以, 這可以鼓勵生產者轉移他們的商業模式為永續經營, 進而更提高他們的排名.

吉列和他的兄弟亞瑟二零零七年創辦了 HowGood. 他們花了五年時間和專家在食品工業各領域發展出他們的排名 -- 佳 (good), 好 (great), 及最好 (best) -- 這些排名會和產品一起在超市的貨架上出現.

HowGood 評估了超過二十五萬種商品, 他們的評價排名出現在全美雜貨店裡., 包括巨人食品商店 (Giant Food). HowGood 希望未來能儘快發展到線上商店.


影響式購物不需要花更多錢

可持續購物不是意味著要花更多錢.

"有個迷思, 大家覺得一定要很花俏才能永續發展" 切爾尼表示 "就算在相同類別中還是會有差異. 必勝客 (Pizza Hut) 做得比棒約翰 (Papa John's) 好. 麥當勞 (McDonald's) 做得比漢堡王 (Burger King) 好"

就像是 Aspiration, HowGood 目標擴張出美國之外. 影響力投資者 (Impact investors) 及其他人已經承諾投資六百二十萬美元給他們公司, 計畫將推廣到食品之外的領域.

吉列表示 "最終我們希望能評估世界上所有產品, 但我們還是要把評估工作做好,"

2017-11-12

俄羅斯讓這艘船不見了嗎 ?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11/03/technology/gps-spoofing-russia/index.html

Gurvan Le Meur 指揮三萬七千五百噸的油輪 Atria 前往俄羅斯港口新羅西斯克 (Novorossiysk) 時, 發生了怪事.

他的船不見了.

"剛開始我聽到一些警報聲 -- 失去信號的警報," 這艘船的船長描述六月所發生的事件 "我們很快的發現 GPS 給我們的位置偏移了大約二十海里."

船上的導航是根據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警鈴響起系統顯示油輪在陸地上, 位置在格連吉克 (Gelendzhik) 渡假小鎮附近的機場. 系統顯示有其它船支也在相同地方.

Le Meur 檢查他的系統, 並向美國海岸警衛隊 (U.S. Coast Guard) 回報這件事. 不久美國海事局 (U.S. Maritime Administration) 對於這個事件發表意見, 確認在這區域有超過二十艘船回報遇到相同的干擾.

專家表示這個事件可能是 GPS 受干擾的結果, 導航系統是由美國空軍所開發, 現在廣泛用於民生領域. 他們表示系統很像是被 "欺騙" 或是被假資料所覆蓋.

導航暨校時基金會 (Resilient Navigation and Timing Foundation) 主席達納.哥沃德 (Dana Goward) 表示 "這很明顯, 讓一個地方的信號接收機認為是在另一個地方,"

是誰在背後干擾 ? 專家認為是俄羅斯.

這幾年在俄羅斯領土及領海回報 GPS 受干擾的事件越來越多. 二零一七年海事分析公司 Windward 追蹤近四百五十個事件, 船舶在海中顯示的錯誤位置都於索契 (Sochi), 聖彼得堡 (St. Petersburg) 和格連吉克 (Gelendzhik) 這幾個地方的機場.

二零一六年使用者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用智慧型手機的 Uber 和谷歌地圖時, 這些 apps 顯示他們的位置是在二十英里外的伏努科沃國際機場 (Vnukovo Airport). 當時 CNN 在莫斯科的團隊也發現有相同問題.

"這欺騙行為政府在背後 ? 或是有國家支持" 位於奧斯丁的德州大學助理教授托德.漢弗萊斯 (Todd Humphreys)表示 "我說證據顯示答案為 '是'"

俄羅斯官方並未對多方面的詢問做出回應.

二零一六年十月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 (Dmitry Peskov) 面對俄羅斯新聞通訊塔斯社 (TASS) 也避重就輕. 為了保護克里姆林宮, 當時他說已經把所有詢問轉給俄羅斯聯邦警衛局 (Russian Federal Protection Service). 但該機構拒絕發表評論.

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一項防禦策略, 和保護弗拉基米爾.普京 (Vladimir Putin) 總統運動有關.


脆弱的系統 ?

GPS 在現代系統使用範圍大得難以置信 : 它被用來追蹤運輸並產生地圖. 在嚴酷的氣候下量測精確位置, 金融機構使用計時功能來當作交易時間戳記.

干擾事件讓人擔心這個系統容易被破壞而中斷, 這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今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Economics) 發布一份評估報告, 導航系統中斷將造成英國經濟每天大約十億英鎊 (十三億美元) 的損失.

"我曾經看過一個示範, 股票交易所的時間戳記被變慢, 往慢的方向移動, 如此就會變得不正確" 英國航海學會 (Royal Institute of Navigation) 前主席大衛.萊斯 (David Last) 表示 "如此金融機構就可能被用這種方式來攻擊."

漢弗萊斯教授說他的研究顯示 "我們很容易被欺騙."

"我們基礎設施深深仰賴 GPS 時間及位置信號, 但我們沒有過實際測試過我們的漏洞" 他補充說明 "現在我們有個測試 ... 在黑海東岸."

漢弗萊斯教授展示幾個 GPS 的漏洞. 二零一二年他欺騙了一架無人機, 一年後他的團隊在地中海用同樣技術把一艘八千萬美金的遊艇偏移出原本的航道 - 和原船主合作 - 測試的一部分.

"我們在艦橋發現, 沒有任何警報被觸發," 他的實驗顯示 "這欺騙行為是在秘密下進行."

大型船隻和飛機都有備援系統來減少 GPS 欺騙的影響. 我們解決方案是可行 -- 但很貴, 而且至今這種欺騙行為並不被認為是威脅.


'無奈' 的技術

布拉德.帕金森 (Brad Parkinson) 是全球定位系統的首席架構師, 他帶領了第一個商用飛機使用該系統而不用視覺成功登陸. 對他來說, 問題一個是技術 -- 和優先等級.

"現在許多接收器面對干擾和欺騙, 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說 "一個好的接收器可以更強化 ... 但坦白說, 這些一直沒有做. 就經濟的迫切性來說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2017-11-05

這些海洋無人船正在收集氣候變遷資料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10/27/technology/saildrone-autonomous-boats-drones/index.html

一支無人駕駛船隊, 正在北極到赤道間收集氣候變遷重要資料.

這些自動駕駛船隻 -- 稱為 "Saildrones" -- 很像是亮紅色的衝浪板. 每艘船安裝一個二十英尺高的碳纖維風帆及十六個感測器, 感測器用來偵測二氧化碳, 酸度, 水流和水溫等變量.

無人船以每小時三到五英里的速度巡航, 做的事情和一般載人研究船差不多 -- 但成本少很多.

來至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Saildrone 公司, 去年九月向投資人募集了一千四百萬美元, 他們表示他們的無人船營運費用只有載人船隻的百分之五.

投資 Saildrone 的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Chamath Palihapitiya 表示 "由捕魚到政府機關, 除了這些重要的商業需求之外, [Saildrone] 也正協助量測並挑戰氣候變遷的影響,"

他們並不是唯一生產無人船的公司.

波音公司 (BA) 所擁有的液體機器人技術 (Liquid Robotics), 他們所製作的 "Wave Gliders" 外型像衝浪板, 由海浪, 太陽能甚至是風力所推動. 這些較小的無人船已經有超過一百四十萬海里的航行紀錄.

同時超過十萬海里航行紀錄的 Saildrones 成立於二零一二年. 這一年該公司幫他包括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的客戶部署了二十艘無人船.

七月 NOAA 派出兩艘無人船到赤道進行為期六個月的任務, 研究被稱為聖嬰現象的特殊氣候. 還有超過兩艘以上的無人船航行於北冰洋, 用來追蹤融化的冰山, 計算魚群, 海豹和鯨魚數量.

Saildrone 還和 NASA 合作校正太空中衛星量測海洋鹽度, 及美國海軍合作偵查走私非法毒品的潛艇.

Saildrone 首席運營官 Sebastien de Halleux 表示 "Saildrones 的船隊基本上長年都是在海中 ... 可看成是一種邊境管制,"

該公司的目標是快速擴張.

de Halleux 表示 "我們的目標是部屬一千艘 Saildrones, 這可以讓我們即時的 -- 高解析的 -- 量測到地球的脈搏."

2017-10-29

日本企業發生什麼事 ?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10/24/news/economy/japan-inc-scandals-kobe-steel/index.html

頂尖的日本企業再次發生管理危機.

工業巨頭神戶鋼鐵承認出售給知名品牌像是波音 (BA) 和豐田 (TM) 產品數據造假, 引發全球危機. 而就在上周, 日產汽車 (Nissan) 因為他們車輛檢查問題, 停止在日本市場銷售汽車.

長期以來, 以精密製造引以為傲的日本企業, 正因失誤感到尷尬和頭疼. 連高級政府官員也越來越擔心.

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石井啟一, 周五對於神戶鋼鐵 (KBSTY) 和日產汽車 (NSANF) 的事件對記者表示 "他們正在撼動日本製造高品質高安全的信譽,"

近期其他醜聞, 包括高田致命安全氣囊, 三菱汽車燃油效率測試造假, 東芝 (TOSBF) 核電事業損失及財報造假.


'沉痛的省思'

鮮明對比於一九七零年代的日本企業, 品質聲譽廣受大家認可. 專家認為, 這些問題是高階管理人員督導不力.

雪梨科技大學商學院公司治理中心主任托馬斯.克拉克 (Thomas Clarke) 教授表示 "很顯然的, 這是對日本品質文化沉痛的省思,"

克拉克認為, 這些問題大部分可歸咎於在日本企業組織中, 忠誠想要完成上級所交辦事項.

日本專業研究公司凱投宏觀 (Capital Economics) 馬塞爾.特蒂 (Marcel Thielient) 表示, 長期於企業內任職可以得到高收入及稅的回報, 這使得員工 "擔心失去工作或降職而不願意擔任吹哨者 (blow the whistle)."

這似乎就是神戶鋼鐵所發生的事, 那裡的員工偽造銅和鋁產品的強度和耐力數據可追溯到十年前.


偷工減料

一些專家認為, 日本企業為了追求市場佔有率和利潤而犧牲了標準. 特別在近十年來成長放緩但商品價格下跌, 這對於國內經濟是項特別的挑戰.

天普大學日本分校 (Temple University Japan) 亞洲研究主任杰弗利·金斯頓 (Jeffrey Kingston) 教授表示 "偷工減料, 負面消息被虛無希望掩蓋, 一切都會成為泡影,"

日本製造面臨著比以前更大的競爭壓力. 中國, 南韓和台灣來勢洶洶的對手 -- 這些曾經落後於日本鄰近的經濟體, 但現在是高端產品像是電子及汽車的出口強國.

"全球供應鏈給供應商更多的壓力" 金斯頓表示. 這些剩下的日本企業正在競爭中努力.

去年, 電子巨頭夏普被台灣的富士康收購, 夏普是日本最知名品牌之一. 富士康同時也參與今年東芝晶片事業部出售的投標.


一切平靜的生活

日本本身也知道這些問題. 過去幾年, 證交所一直引導企業藉由引入外界董事會成員來改善監督機制. 但這一連串的醜聞並未停止.

東京工業大學 (Tokyo 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學者最近的一項研究, 試圖由根源來解決這個問題.

研究人員提出所謂的 "平靜生活的假設". 他們認為日本管理階層經常不去做一些困難的決定, 像是投資新領域或刪減成本 -- 就是說, 任何會讓他們生活過得比較辛苦的決定.

這項研究提出另一個問題. 日本相同產業常有不成文規定不互相競爭, 他們通過相互購買股票來躲避這件事. 研究人員發現, 這會讓這些公司的管理階層更加自得自滿.

如果日本企業不能盡快擺脫這些問題, 這個國家將會遭受更多苦難.

克拉克提出警告 "當其他國家逐漸提升他們的品質標準和可靠度, 日本將落後於包括中國的其他亞洲企業,"

2017-10-22

中共十九大 : 我們應該知道甚麼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10/17/asia/china-party-congress-what-you-need-to-know/index.html

香港 (cnn) 這是習近平的重要時刻.

本週三中國國家主席將宣布展開中國政治行事曆中最重要且最受關注的事件 :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閉門選舉,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正式獲選為未來五年共產黨總書記及新一代中國高級領導人.

為期一周的會議, 將由習近平關鍵演說開始, 內容將展示中國未來在世界中的發展 -- 可以感受到 -- 未來和以前不一樣. 重要的是, 分析家認為, 這將呈現習近平的願景和思想.


習近平的崇拜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弗里曼中國研究中心主席克里斯托福.強生 (Christopher Johnson) 表示, 習近平將藉由這個會議, 讓外界看到他將成功的透過類似全民選舉的方式, 把自己放在中國政治獨一無二的位置.

就如同強生在他的著作 "政治的震驚和敬畏" 所描述, 習近平在反貪腐的驅使下, 拉下一些高級領導人, 對於言論自由發動前所未有鎮壓, 同時徹底改革世界最大的戰鬥武力, 人民解放軍.

會議中, 習近平可能透過修改黨章把 "習近平思想" 成為黨的指導理論, 地位提昇到和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創建者毛澤東主席相同位置. 中國之前兩位國家主席都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寫進憲法裡.

有些人猜測, 習近平於二零二二年任期後將繼續掌權, 打破他兩位前輩的傳統, 仿效俄羅斯總統普丁.

倫敦國王學院中國政治學教授凱瑞.布朗 (Kerry Brown) 表示 "不論由哪個面向來看, 習近平都是想為現代中國聚焦願景. 但問題是, 一個人是否在如此廣泛的領域都能有影響力."


為什麼這對世界很重要 ?

習近平想透過這個會議傳達出中國將比以前強硬, 在美國總統川普所留下的權力真空, 中國將繼續邁向世界領導階層.

在他掌權的前五年, 習近平不採取他前任謹慎的外交政策.

他發展了中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 支持南中國海軍隊集結, 同時推出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發展計畫.

就目前為止, 中國或多或少會遵守國際規範 -- 但習近平可能會想要改變現有國際或是美國制定的常規, 這將對中國管理北韓很有幫助.

第一次測試將於今年十一月到來, 習近平將接見川普就職後第一次訪問亞洲.


中國版的 '權力遊戲'

會議將於十月十八日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舉行. 代表全國九千萬黨員的兩千兩百八十七位代表參加.

他們會確認選出未來五年的新領導階層, 包括新的七位政治局常委, 中國由這些常委共同有效的統治. 通常, 也不全然是, 這些人經過長時間共產黨內部有力人士的協調都已經預先確定了.

毋庸置疑的, 習近平將取得最高的權力位置. 共產黨不是單一片面, 權力要通過不同派別的爭奪. 誰能進政治局及誰能成為常委都顯示哪個派別正處於上風. 依慣例, 政治局成員超過六十八歲就要退休, 雖然並未嚴格要求.

然而, 習近平反貪腐的左右手王岐山, 雖然已經六十九歲還是可能會留下來. 如果王還是政治局常委, 這表示習近平將會打破這個慣例.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巴丁 (Christopher Balding) 表示 "王岐山帶領著打貪腐, 很明確是習近平信賴的盟友. 如果他不在裡面, 將會令人震驚."

巴丁說, 主要要看這個中國最高的權力單位是否 "注入年輕的人才" -- 這象徵下個五年後習近平可能會下台.

他說 "如果都是老面孔, 那習近平就可能會繼續掌權."

會議結束的最後時刻, 習近平將帶領著政治局常委出現在人民大會堂舞台, 一場精心策畫的政治表演.


北韓的反應 ?

中國的不可預測及肆無忌憚的鄰國, 是可能引起紛擾的原因.

北韓在他唯一盟友有重要事件時總會出現一些動作, 去年杭州 G20 會議期間, 五月一帶一路論壇, 以及九月廈門金磚四國都發射了飛彈.

巴丁表示 "任何一種挑釁都會被認為是對習近平的一種實質的侮辱."

不過北京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保羅.哈恩 (Paul Haenle) 表示, 平壤 "在習近平處於國際焦點的時候不停的打斷, 並不表示要和北京決裂."

他說習近平可能不理會這些挑釁, 除非他們散發出重要放射性物質, 或是在太平洋進行核子試爆.

"這些行動將帶來混亂, 進而破壞共產黨的前途地位, 直接挑戰到中國的利益 -- 北京真正的紅線."


藍天和全民監控

隨著會議即將進行展開, 北京及其它地方的保安工作極端緊繃緊張.

根據北京日報表示, 旅客到達北京火車站將面臨極為嚴格的安全檢查, 到處都是制服或便衣警察甚至是軍隊武警 (大規模的相互監視), 所有一切都要確保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一些酒吧和俱樂部已經被要求在會議期間關閉, 有些小企業也被要求不營業, 額外的安全要求擋掉一些客人, 同時讓員工通勤遇到困難.

原本已經很嚴格的網路審查再往上提升, 中國複雜的 "網路長城" 今年擋掉許多漏洞. WhatsApp 在中國受到嚴重的干擾, 且社交媒體廣泛刪除 "敏感內容".

但北京居民在會議期間可能會很感謝一件事 : 由於高調及高敏感的政治事件, 官方試著關閉工廠及限制交通來創造藍天及乾淨的空氣.

2017-10-15

美國人不像以前大家會住在一起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10/11/health/unpartnered-marriage-pew-census/index.html

(CNN)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週三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 美國人和幾十年前不同會和別人住一起.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 二零零七年有百分之三十九的成年人生活中沒有配偶或伴侶, 這個數字在二零一七年來到了百分之四十二.

當代家庭研究和公眾教育委員會主任斯蒂芬妮.科恩茨 (Stephanie Coontz) 表示 "人們更加意識到潛在成本" 當一起住的時候. 這是個由專家及研究人員所組成沒有政黨色彩的團體.

科恩茨說 "很大的一部份是晚婚". 他們並未參與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 結婚率下降得很明顯, 雖然還有個相反的趨勢 : 沒有結婚的成人比起以前更常選擇同居.

這種趨勢在低於三十五歲特別明顯 : 大約有百分之六十一的人是 "無伴侶", 十年前是百分之五十六. "無伴侶" 包括夫妻分居, 單親或和他們父母住一起.

皮尤研究中心社交趨勢研究總監金.帕克 (Kim Parker) 表示 "他們覺得他們財務並不穩定, 所以他們覺得他們並未做好進入像這樣的伴侶關係,"

"過去, 年輕人會先結婚, 不管他們財務是否準備好, 然後夫妻兩人一起建立生活及財務," 帕克說.

"現在, 你會發現年輕人會等到一些事情準備好才會開始."


單身, 沒有準備結婚

專家不認為離婚導致無伴侶的成年人增加.

"離婚短期內對無伴侶成年人增加沒有影響" 皮尤的分析表示, 而且一些統計資料顯示, 離婚率是穩定或下降的. 專家還認為許多這方面的資料是有問題的.

科恩茨認為, 說離婚不是無伴侶成年美國人增加的因素 "還言之過早", 但 "這確實不是主要原因之一."

她說, 離婚或婚姻在人口統計學並不是平均分布. 收入及教育程度低會有較高的離婚率, 而較富裕及受更多教育的美國人比較不會離婚.

"同樣是生活在貧窮中, 無伴侶成年人數是有伴侶人數的兩倍" 皮尤的報告顯示, 百分之十七比百分之七.

皮尤之前的報告顯示, 嬰兒潮和老年人的離婚率居高不下 -- 帕克說, 雖然他們最後會再婚. "這裡面的原因相當複雜" 她說.

科恩茨認為, 可能受過去十年的不景氣影響, 包括收入不穩定, 特別是職業或教育比較差或是有債務的成年人. 她說這會讓他們做承諾時更謹慎, 這並不是不好.

"如果他們住在一起久一點, 這對於他們會有實際的幫助" 科恩茨認為.

一些專家提出許多政策及方案, 來協助低收入夫妻的健康關係及家庭, 包含就業訓練, 托兒及更好的健康服務.

相對於男性, 婦女收入比以前更多, 科恩茨表示, 所以婚姻不再是一張長期飯票.

科恩茨表示,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 -- 男人 -- 是 "會影響到我的收入, 或他會花我的錢 ?"


老夫妻

有個住在一起的族群越來越多 : 超過六十五歲.

帕克說因為人們越來越長壽, 特別是那個世代的人都會結婚.

她說年輕人 "等待進入伴侶關係 ... 直到財務穩定, 但他們會失去因為家庭關係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皮尤的分析發現 "婚姻會讓先生在工作上更成功."

"這沒有因果關係" 科恩茨表示, 新的研究發現順序正好相反 : 許多人在開始賺到更多的錢之後結婚, "這才是大多數人認定的婚姻生活."

科恩茨認為調查結果 "不應該認定每個人只要沒有和其他人住一起就不快樂." 例如, 沒有結婚的人平均朋友人數比結婚的人來得多. 單身的人也比較不會有壞名聲.

她在九月 CNN 意見欄中寫道 "人決定和一位重要的人住一起, 不論是結婚與否, 代表著 "多數美國人將在他生活中經歷重大的生活安排及人際關係的變化,"

"或許對於已經結婚的我們, 應該停止對於那些單身朋友隨意的建議, 且該認知到我們有些事情該向他們學習."

2017-10-08

搭地鐵上下班 ? 那你要知道裡面的空氣品質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9/25/world/commuting-by-subway-one-square-meter/index.html

(CCN) 印度政府宣布, 有四個主要城市將要有自己的地鐵路線.

喜馬拉雅山的另外一邊, 上海正建設第十五條地鐵路線, 預計二零二零年啟用, 增加三十八點五公里及三十二個地鐵站, 是世界最大的地鐵網路.

紐約人等了快一百年, 第二大道線 (Second Avenue Subway line) 終於快要可以使用了.

單單在歐洲就有六十個城市擁有地鐵. 世界上每天有一億兩千萬人使用. 倫敦每天四百八十萬人, 巴黎五百三十萬, 東京六百八十萬, 莫斯科九百七十萬, 而北京有一千萬人每天搭地鐵.

擁擠的都市地鐵對通勤非常重要, 而且會越來越重要 -- 根據聯合國二零一四年報告顯示, 世界有一半的人口是住在都市裡.

因為減少機動車輛的使用, 所以可以改善大城市的空氣汙染.

工業及道路交通會排放大量會被人所吸入的微塵粒子 (顆粒或 PM 等級) 及二氧化氮 (NO2), 這些汙染的空氣會導致城市居民壽命變短. 像是地鐵這類大眾交通似乎是減少都市空氣污染的解決方案.

但我們在地下月台或是車廂裡面又是呼吸什麼樣的空氣 ?


混合的空氣

過去十幾年, 幾個比較先進的研究己經開始記錄地鐵的空氣品質, 這些地鐵城市橫跨歐洲, 亞洲及美洲. 資料雖然還不完整, 但這些持續增長的資料已經是很有價值.

例如在巴塞隆納比較相同的出發地點和目的地, 搭地鐵, 巴士, 電車及步行, 資料顯示地鐵空氣汙染程度高於電車或在街上步行, 但比起搭巴士稍微好一些.

地鐵空氣品質比其它大眾交通較差的情況, 在香港, 墨西哥城, 伊斯坦堡和智利的聖地牙哥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論.


車輪及剎車

問題可歸咎於車輪及煞車機構的不同, 或是通風設備及空調系統的不同, 但也可能和量測方式及採樣點有關.

會影響到地鐵空氣品質的主要因素包含車站深度, 施工年代, 通風類型 (自然/空調), 煞車種類 (電磁式或一般的煞車片), 列車使用車輪 (橡膠或鋼鐵), 以及列車使用頻率和月台是否有柵欄.

特別是, 許多地鐵的微塵來至列車可動的零件, 像是輪子及剎車, 所以使用鋼軌以及使用軌道供電的系統, 微塵粒子大部分都是金屬.

就目前為止, 沒有明確的流行病學指標發現, 這會讓地鐵工人及乘客健康有不正常的影響. 紐約地鐵工人長期暴露在這樣的空氣裡面, 也沒有明確證據說明對他們的健康有影響, 斯德哥爾摩地鐵駕駛也沒有發現肺癌風險有增加.

但研究學者發現, 在 PM 濃度最高的斯德哥爾摩地下月台工作人員,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於售票員及列車駕駛.

除了金屬之外, 微塵粒子還包含著其它不同的來源, 包括承載軌道的岩石, 生物飛沫 (例如細菌和病毒), 由外面引入的空氣, 列車運行引起的隧道流動空氣及空調系統.


地鐵月台比較

目前地鐵月台資料最被廣泛收集的是在巴塞隆納, 在安盛科研基金 (AXA Research Fund) 贊助下的改善生活計畫 (IMPROVE LIFE project), 三十個地鐵站使用不同的方式被研究.

主要想知道微塵顆粒濃度的差異.

在軌道和月台之間有玻璃柵欄系統分隔的地鐵站, 和一般沒有裝設的微塵濃度只有一半. 使用空調系統的車廂內部微塵濃度也會比較低.

有些列車是可以打開窗戶, 像是雅典, 當列車進入隧道時, 微塵濃度通常都會增加, 特別是列車以高速穿越隧道的時候.

世界各地地鐵月台會呼吸到的微塵粒子, 通常都是地鐵建築所使用的材料.


監控站

雖然現在還沒有法律規定地鐵空氣環境品質要求, 研究還是會往實際減少粒子汙染的方向前進. 就巴塞隆納地鐵的經驗, 許多不同設計的地鐵站和空調運作方式, 每個車站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氣體環境.

要設計解決方案, 就要一個車站一個車站考量實際情況. 唯有如此, 研究人員才能評估列車移動所產生的汙染.

這類研究還在增加, 也會讓地鐵營運公司更清楚, 哪種程度的乾淨空氣會對城市居民健康最好.

2017-10-01

沙烏地阿拉伯最後還是讓婦女開車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9/26/politics/saudi-arabia-woman-drive/index.html

華盛頓 (CNN) 沙烏地阿拉伯取消婦女開車的禁令, 最終同意了另一半人口可以坐在駕駛座上.

皇家法令已經發布允許婦女在這個國家開車, 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周二在推特官網談到這件事.

一個委員會已經籌組要來推行這項法案, 將於三十天內提出建議. 政府將於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前施行這項法案.

"這在我們王國是歷史的大日子" 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國大使哈立德.本.薩爾曼 (Khaled bin Salman) 王子週二對記者表示.

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 (Heather Nauert) 表示美國 "當然歡迎這項" 消息,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 (Antonio Guterres) 在他的官方推特寫道 "在正確方向的重要一步."

曼娜爾.謝里夫 (Manal al-Sharif), 婦女開車運動 (Women2Drive campaign) 幕後推動者之一, 為了慶祝這項勝利, 她在推特上面貼了一張她坐在駕駛座的照片.

謝里夫現在住在澳洲, 二零一一年她在 YouTube 貼了帶著黑頭巾太陽眼鏡開車的影片, 因而在沙烏地阿拉伯被捕入獄.

同時也引來死亡威脅, 促使她開始這項運動.

其他推動者在推特評論 "沙烏地阿拉伯不再一樣了. 一旦往前就不會再退後."

人權觀察組織婦女權利執行主任黎叟.甘索茲 (Liesl Gerntholtz) 對 CNN 表示這是 "很重要的一步", 沙烏地阿拉伯的婦女仍有很長的一段要走.

"禁止駕駛只是眾多法律及政策阻止婦女從事許多事情的其中一項" 她表示.

"監護法律規定, 婦女生活中的許多決定必須在男性親屬的協助下才能執行, 即使這個親屬是她七歲的小男孩也可以."

這項禁令的解除, 意味著婦女將大大的影響到這個國家的經濟, 婦女有辦法工作了. 這是三十二歲的穆罕默德.本.薩爾曼王儲 (Crown Prince Mohammed bin Salman) 推動沙烏地阿拉伯一系列變革中最新的一項.

這位王儲外界都稱他為 "MBS", 正推動一項深具野心的計畫, 預計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改革改造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 在他的計畫目標中, 必須增加就業婦女的數量.


'巨大的一步'

本.薩爾曼大使形容這個改變 "為願景二零三零的一部分, 走向光明未來的一大步."

這項計畫將改革該國經濟依賴的重要支柱, 包含賦予青年參與權力, 社會組織及婦女參與權力 "這些是改變沙烏地阿拉伯極為重要的因素" 大使如此表示.

"我們正試著讓更多婦女參與勞動力" 本.薩爾曼大使表示.

"為了讓婦女能夠提供勞動力, 我們需要她們能夠開車去工作" 本.薩爾曼大使表示. 大使為現任國王的兒子, 穆罕默德.本.薩爾曼王儲的兄弟. "我們需要她們能夠往前走, 我們需要她們改善我們的經濟."

穆罕默德.本.薩爾曼王儲, 於今年六月被他父親賦予王儲這項頭銜, 這在該國是件大事, 長久以來許多人已經認為他會取得這個位置.

穆斯林公共事務委員會媒體研究員馬爾瓦.阿卜杜勒加尼 (Marwa Abdelghani) 對 CNN 表示, 新法律不會在明年生效.

"沙烏地阿拉伯的婦女要繼續戰鬥, 這些運動要繼續展開, 最終試著改寫這些法律" 她說.

"這些法律說穿了就是讓沙烏地阿拉伯百分之五十的人口放棄掉她們的權力."

CNN 詢問本.薩爾曼大使為何現在要發布這項聲明 "正確的事情任何時間都可以作" 他補充 "這件事不是宗教問題, 也不是文化問題" 他說婦女 "只是使用他祖父時代就在用的交通工具."

他說婦女不需要得到她們男性監護人的許可就可以去參加駕駛課程.

"法律上沒有什麼可以阻止的" 本.薩爾曼大使表示, 但他也承認 "也許會有些社會問題."

他說決定權會在婦女 "不是 '婦女必須開車', 而是 '婦女可以開車'."

沙烏地阿拉伯遵循嚴格的瓦哈伊伊斯蘭教義, 禁止不同性別一起參加公共活動, 並對婦女加上許多限制. 這些限制賦予宗教警察權力強制執行, 至從親王上台後這些執行權力已經被成功遊說縮減.

沙烏地阿拉伯本月慶祝建國八十七年, 很明顯有些對婦女限制被取消掉了.

婦女九月二十三日被允許進入體育館參加一場特別盛會.

五月, 薩爾曼國王要求政府機構內的就業婦女, 不再需經由她們丈夫, 父親或其他男性監護人的許可. 他還命令這些機構要提供女性員工的交通工具 -- 因為女性的公共交通實際上是不存在, 所這這個命令是在清除女性就業障礙.

五月之前, 如果沒有得到男性監護人的許可或同意, 女性是無法進入政府機構工作.

女性在法律及教育領域的工作限制也有些放寬. 二零一五年第一次有女性當選人進入市議會.

沙烏地皇室成員之前已有暗示將解除女性開車的禁令. 五月, 王子費瑟.賓.阿卜杜勒 (Faisal Bin Abdullah), 前教育部長, 對私營電視頻道表示, "無疑" 的, 這個國家的女性會被允許開車.

"讓我告訴你領導階層對於女性的看法" 他說 "不用擔心開車這件事, 禁令會解除, 無疑的 ... 我希望她們能推動整個社會."

另一位傑出的王子, 阿爾瓦利德.本.塔拉勒 (Alwaleed bin Talal) 去年十二月在博客上發布一篇文章, 希望當局能允許女性開車, 裡面寫道禁令限制了她們權利也傷害經濟, 因為女性會更努力的工作.

二零一三年一項反對政府禁止女性開車活動, 她們在社群媒體貼出幾十位坐駕駛座的背影照片. 這些照片很快的被當局刪除, 其中幾位對 CNN 表示她們會擔心受到報復.

本.薩爾曼大使表示, 這項法律是歷史軌跡的一部分. "我們有個年輕有活力的社會, 而且會更年輕, 更有活力." 他補充說明說這項決定 "是一九三二年到現在國家進程的一部分" 當時國家剛剛成立.

2017-09-17

長城馬拉松: 世界最美的耐力賽嗎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9/06/sport/albatros-adventure-marathons-china-great-wall-vacation-fitness/index.html

(CNN) 對於一些人來說, 跑場馬拉松是項極限運動的成就.

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這只是個開始.

路跑團體中有些人並不關心距離 -- 二十六英里的路跑活動太多了, 他們更關注的是會遇到甚麼事和過程的體驗記憶.

這就是亨利克.博蘭特 (Henrik Brandt) 的想法, 也就是為什麼過去十八年每年都會參加長城馬拉松的原因.

一九九九年開始比賽只有三百五十位跑者, 博蘭特就已經開始參加. 融合著美麗景致, 測試條件和偉大氣氛, 讓這位丹麥人從一開始就沒有缺席過.

"這是我的最愛, 我的第一名" 博蘭特告訴 CNN.

"我在全球每大洲都跑過馬拉松, 這些年也經歷許多冒險, 但無疑的, 最愛的還是長城馬拉松."

耐力賽中長城馬拉松是獨一無二. 五千一百六十四個階梯, 可能在幾分鐘之內要爬升到數百公尺, 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

在無止盡的斜坡裡, 是誘惑跑者的熱情及友情, 連博蘭特也不例外.


一項衝動的決定

博蘭特在比賽前兩個月才開始跑, 長城馬拉松讓他愛上這項運動.

"一九九九年我和我第一任妻子結婚" 他說明 "她那時跑了兩場馬拉松, 我認為她瘋了. 跑步先要做許多訓練 -- 我認為是浪費時間."

"我在丹麥的報紙看到長城馬拉松, 想說這個不錯, 聽過到中國和長城旅遊都是很有趣."

接著打電話報名, 博蘭特, 當然還有他的妻子.

"她看著我覺得我瘋了. 晚上她去跑步我跟著去, 而且連續好幾周. 那時我根本不是真正的跑者."

"開始準備跑長城馬拉松對我真是一項挑戰. 最後我的成績比她還好, 當時我想應該跑場真正的馬拉松來看有甚麼不同."

"四個月後我參加了柏林馬拉松, 體驗和長城不同的辛苦, 這次我快了兩個小時."

今年倫敦馬拉松跑了三小時十四分鐘三十二秒, 只比第一名肯亞選手 Daniel Wanjiru 慢了一個小時.


有些不同

長城馬拉松十八年來吸引了近兩萬三千名選手參加, 如此成功使得信天翁 (Albatros) 旅遊 -- 一家丹麥專門規劃冒險假期的旅遊公司 -- 擴大了馬拉松組合.

信天翁旅遊組織了五種不同的馬拉松, 提供和大多馬拉松不同的體驗, 不同城市的景致, 迷人風景的混擬土街道, 交通便利的遠方度假中心.

他們要吸引那些充滿冒險精神, 一般馬拉松已經不再能滿足的運動員.

"就柏林馬拉松來說, 我已經去過兩次, 我自己開車到柏林, 自己訂旅館, 自己到起跑點" 博蘭特表示 "早上跑完就回家 [回丹麥] -- 我沒有真正和柏林馬拉松的跑者聯繫過."

雪梨的私人教練拉奎爾.霍爾加多 (Raquel Holgado) 表示贊同, 他為今年長城馬拉松製作影片.

"比起一再重覆, 我比較喜歡新式的馬拉松" 她對 CNN 表示 "但長城馬拉松我是百分之百會再來參加."

"這是偉大且完全無法預測. 你會完全忘記你在作一件困難的事或是一項挑戰."

"這也很有趣, 因為我製作了影片, 許多人發電子郵件或送訊息給我. 這是認識其他人很好的方式."。


世界上最困難的馬拉松 ?

除了長城馬拉松之外, 信天翁旅遊還主辦了一個在北極圈的; 一個在約旦佩特拉沙漠古蹟的; 在南非動物保護區的五大馬拉 (可以看到獅子, 豹, 大象, 水牛及犀牛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族群), 以及經過緬甸指標性佛塔的蒲甘千佛塔馬拉松.

不論他們報名那一場, 跑者將會被推到極限 -- 冰冷的風, 消耗能量的沙地, 或是悶熱的沙漠.

"南非五大馬拉松跑的是沙地, 你會覺得你向前三步退後一步" 斯蒂恩.阿爾布雷克特森 (Steen Albrechtsen) 對 CNN 說明, 他是信天翁旅遊的產品負責人.

"在極圈的馬拉松, 起跑點是在冰冠上, 會在冰冠上跑一定距離, 最後終點是在一般道路上, 那裡非常冷."

"但我認為長城馬拉松是裡面最辛苦的. 我們總會認為我們不能跑完, 我們會輸給長城. 你也不能真的強迫自己. 一旦你開始強迫自己, 你就會發現後面還有許多困難等著你."

"這場馬拉松綜合了溫度, 地形及斜坡, 所以是裡面最難的."

就是說, 這是個假期, 信天翁旅遊想要給你一個寶貴的體驗, 如果你不希望太舒適.

"我們希望還是以競賽方式進行, 和一般馬拉松相比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時間" 阿爾布雷克特森表示.

"我們不想中斷任何人. 我們希望提供好的競賽環境, 給他們好的經驗體驗. 實際上我們的完成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七."

2017-09-09

坐太久會縮短壽命, 即使有在運動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9/11/health/sitting-increases-risk-of-death-study/index.html

(CNN) 專家說每三十分鐘要休息一下. 周一發刊的內科醫學年鑑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發表研究顯示, 不論有無運動, 長時間坐著都會有過早死亡的風險.

研究人員經過近八千位成年人的研究表示, 在各種情況下坐的時間和過早死亡有直接關係. 坐的時間增加就會較早死亡.

好消息是 : 每次坐不到三十分鐘, 過早死亡的風險最低.

美國心臟協會鼓勵大家要 "少坐, 多動". 但研究的主要作者,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系副研究科學家基思.迪亞茲 (Keith Diaz) 表示, 這簡單的建議並不十分有用.

迪亞茲在一份電子郵件寫道 "這就像是告訴大家要 '運動' 可是沒說如何作".

他解釋說運動指南就很精確. 例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建議每週作兩個半小時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加上每週最少兩天的肌肉強度活動.

他說 "對於坐我們要有簡單的準則".

"我認為更明確的準則聽起來應該像是 '連續坐三十分鐘就要起身活動或走步五分鐘, 用來舒緩因為坐著所產生的健康風險'" 他在他的研究中補充說明 "我們需要這類建議", 但這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坐著會讓人老化

為了了解久坐和過早死亡的關係, 迪亞茲和他哥倫比亞大學同事, 長老教會 (NewYork-Presbyterian)/康乃爾醫學中心 (Weill Cornell Medical Center) 及其他機構展開 '中風對於地理及種類差異原因' (REasons for Geograph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Stroke (REGARDS)) 計劃, 這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所發起並贊助.

"REGARDS 原本是設計來研究為何黑人 (特別是美國南方的黑人) 中風的風險大於白人," 迪亞茲表示. 他和他的共同研究人員追蹤了七千九百八十五位年齡大於四十五歲的黑人及白人, 他們都簽署來參與這個計畫.

為了量測這些成年人坐的時間, 研究人員在他們臀部裝設感測器. 研究期間團隊紀錄共有三百四十個人 "各種原因死亡" -- 死亡, 不論原因為何.

研究團隊分析這些人久坐不動的資料發現, 每天平均醒著十六個小時有十二點三個小時是坐著.

"隨著年齡增長, 身體及心理逐漸走下坡, 我們也會越來越久坐不動" 迪亞茲在報告中寫道.

之前的研究顯示, 成年人平均每天坐九到十個小時. 我們的研究數字比較高可能 "由於我們研究的是中老年的族群," 迪亞茲寫道 "也有可能我們使用實際量測裝置來記錄坐的時間, 而不是讓他們自己回報."

量測是持續的, 研究人員記錄下來參與者坐的時候, 平均起身活動的時間為十一點四分鐘.

所以久坐不動時間增加, 很明確會引起各種原因過早死亡. 坐過久才起身活動也是一樣. 整體來說, 參與者死亡風險和坐著的時間及起身活動的週期有絕對關 -- 和年齡, 性別, 種族, 體重指數 (body mass index) 及運動習慣無關.

"我們並未發現死亡風險的絕對門檻數字" 迪亞茲在說明死亡風險會隨著坐的時間增加而增加時表示 "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具體數字, 每天坐超過十三個小時死亡風險是每天坐少於十一個小時的兩倍."

"時間週期就有點棘手" 迪亞茲接著說, 研究明確指出少於三十分鐘起身活動, 對比於超過三十分鐘才起身活動, 死亡風險少了百分之五十五.

最後他表示, 每次坐超過九十分鐘才起身, 對比於少於九十分鐘起身活動者, 死亡風險是兩倍.


背後的原因目前 '不清楚'

安大略省多倫多大學副教授戴維.阿爾特 (David A. Alter) 博士對於這項研究發表看法, 為何久坐不動對健康會有不良影響目前是 "複雜且不清楚", 阿爾特博士未參與迪亞茲的研究. 一些科學家認為坐太久會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而其他人認為坐著會讓熱量消耗變少.

阿爾特博士說明這項研究並不是設計來了解長時間坐著和過早死亡的關係, 這項研究是用 "嚴謹的方式" 來尋找 "健康".

研究最重要的貢獻是提供了兩種坐的行為: 每天坐著的全部時間, 和未中斷坐的週期時間.

"未中斷坐超過三十分鐘或每天坐超過十二點五個小時會有最高的死亡風險" 阿爾特博士表示 "相對的, 每天坐的時間比較短, 起身活動比較頻繁, 就會遠離死亡的風險."

單獨抽出這兩個因子, 坐太久是很不好, 如果又長時間未起身活動就更糟糕, 阿爾特博士警告.

紐約林諾克斯山醫院 (Lenox Hill) 醫院婦女心臟健康主任蘇珊娜.斯特本博士 (Suzanne Steinbaum) 表示, "坐越久越不好. 長時間坐著對我們心血管健康會有負面影響."

斯特本博士未參與這項研究, 但她建議每三十分鐘要活動一下.

"只要活動一下, 馬上就會有正面的影響" 她說 "我們要記得多活動一下."

對於那些需要長時間坐在桌前工作者, 站著工作會比較好嗎, 迪亞茲表示 "有些證據顯示, 站著工作是對健康有幫助的替代方案."

"所以如果你工作或生活型態需長時間坐著, 最好能每半個小時活動一下" 迪亞茲表示 "我的研究證實只要行為改變一下, 就能降低死亡風險."

2017-09-03

世界最老的出版社扭轉中國 '可恥' 的審查制度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8/21/media/china-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ensorship-reversal/index.html

劍橋大學出版社在學術界和積極參與者反彈下, 改變中國政府要求審查數百篇論文的決定.

這所大學出版社, 宣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商, 承認在中國線上服務擋下了天安門事件, 文化大革命和西藏的學術文章.

劍橋大學周一一份聲明中表示, 基於 "維護學術自由的原則", 學術領導及出版商同意 "立刻生效" 停止封鎖.

這些受到審查的文章是刊登在頗受關注中國季刊 (China Quarterly) 上. 該雜誌編輯 Tim Pringle 表示轉變是 "來至全球學術界和其他團體關注的正常反應."

"取得高品質出版材料是學術研究的核心成分" 他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 "不值得尊重的出版商 ... 才會阻擋這些管道."

審查這些文章的決定引來全球學術界的譴責.

喬治城大學教授詹姆斯.米爾沃德 (James Millward) 在這周末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 "懦弱, 可恥及危害的讓步" 將讓中國政府 "不斷增強審查制度".

周一, 威脅要抵制出版商及其出版刊物的線上請願已經收集了數百人簽名.

這家非營利的出版商為自己辯駁, 他們的行為是確保中國不會封鎖 "全部的出版內容". 他們說他們永遠不會主動審查他們自己的內容.

但許多傑出的學術界人士出來指責這種行為.

麻省理工學院的格雷格.派爾霍爾特 (Greg Distelhorst) 和康奈爾傑西卡.陳.韋斯 (Jessica Chen Weiss) 在一封寫給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信中寫道 "中國學生和學者讀到受過審核的中國季刊, 將只收到政治當局所批准歷史真相和學術分析."

"劍橋大學將永遠承擔受中國審查的歷史印記" 他們表示.

劍橋大學出版社, 由十六世紀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就開始運作至今, 他們面臨全球其他出版商的挑戰 : 服從中國的審查, 或是被排除在廣大市場的外面.

國外的作家想要在中國出版文章, 必須同意作品被審查及修改. 像是紐約時報這種熱門新聞機構, 都曾經因為出版文章擾亂共產黨統治而被封鎖好幾年.

"西方機構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週二環球時報 (Global Times) 英文版一篇文章寫道, 這是一份國家批准高人氣的小報 "如果不喜歡中國的方式, 可以停止和我們來往. 如果他們覺得中國網路市場是如此重要不可缺席, 那他們就必須尊重中國的法律並採用中國的作法."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是負責監管的機構, 周一並無評論.

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所長喬納森.沙利文 (Jonathan Sullivan) 表示, 順應北京的要求是 "錯誤, 很清楚經濟的要求將傷害到出版界的聲譽和誠信."

"這不是北京第一次使用中國市場經濟力量來獲取政治利益" 他在部落格寫道 "恐怕也不會是西方學術界最後一次成為目標."

2017-08-26

解密日本刺青背後的隱藏含義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tattoos-in-japanese-prints/index.html

(CNN) 深受強硬黑道成員及守法身體藝術純粹主義者所青睞, 日本大型刺青以其獨特的風格, 神話主題和充滿活力的色彩而廣受歡迎.

雖然主題通常是歷史或民俗, 但日本的刺青繪圖傳統還算是比較新. 江戶時代 (西元 1615-1868) 之前, 刺青主要用於懲罰標記小罪犯或是戀人, 或北方島嶼的阿伊努部落土著.

根據波士頓美術館新出版 "日本版畫中的刺青 (Tattoos in Japanese Prints)" 的描述, 直到十九世紀刺青才被提昇至藝術層次.

作者莎拉.湯普森 (Sarah E. Thompson), 她也是波士頓美術館日本藝術館館長, 追溯一八二七年到一八三零年間, 藝術家歌川國芳 (Utagawa Kuniyoshi) 所出版一系列 "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版畫.

他的版畫取材至十四世紀中國小說, 裡面的草莽英雄全身刺著精心製作, 細節令人印象深刻的紋身. 都有著共同主題 -- 龍和妖魔, 可怕的獵食者, 錦鯉和櫻花 -- 這些都有含意, 描述著更深一層的意思.

"通過這些英雄來彰顯刺青, 歌川國芳所設計的版面不但呈現異國魅力, 還提供不平凡且尖銳的暗示 -- 特別是當時日本認為刺青圖案是異端, 不符都市時尚潮流."

歌川國芳 "水滸傳" 系列及類似作品和他同時期畫家造成的影響是立即且廣泛. 人們跨越世俗界線開始刺上 "水滸傳" 的紋身 -- 而且有些時候是這些人物的圖案. 紡織藝術家將類似圖案加入他們的設計中; 歌舞伎明星在表演時在皮膚繪上簡單的圖案.

(刺青確實有反對者, 一八七二年日本開始西化, 紋身被認為是不文明及老式而被日本政府所禁止. 這項禁令在二次大戰後美國佔領日本被解除.)

湯普森寫道 "不確定歌川國芳對於目前刺青圖像熱潮有何反應 -- 是建議現今的紋身藝術家把這項技藝口耳相傳下去 -- 還是由版畫藝術帶起的新風潮,"

"答案或許在這兩者之間: 大型紋身已經出現, 但歌川國芳也將短暫的時尚風潮轉換為長久的藝術形態."

2017-08-13

飛機上食物及包裝產生的廢棄物問題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airlines-cabin-waste/index.html?iid=INTL_SPC

(CNN) 阿聯酋航空公司空廚每天要準備十八萬份餐點, 用來服務全球超過四百個航班. 他們的飛機餐飲工廠是世界上最大, 而其它地方也有類似的工廠在運作著.

空廚的規模相當驚人 -- 浪費的問題也是如此.

吃一半的餐點, 拋棄的啤酒瓶, 空的飲用水塑膠瓶, 餐巾紙, 包裝廢棄物 -- 航班結束察看機艙內的廢棄物會很有感覺.

那實際情況 ?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資料, 去年飛機航班產生了五百二十萬噸的廢棄物, 到了二零三零年每年廢棄物將超過一千萬噸.

資料顯示大部份是一次性產品 -- 由酒瓶到塑膠牙刷 -- 大部份都和食品服務有關. 由收集乘客行為數據和使用可分解的杯子, 到捐贈可食用的各種食物及機上回收再利用, 航空公司運用許多方式讓艙內廢棄物不要到垃圾掩埋場.


有那些問題 ?

這個問題綜合了許多因素 : 處理食物數量過於龐大, 國際衛生規定, 各國政府廢棄物政策及飛機上空間限制.

航空公司必須讓食物安全, 衛生, 新鮮還要考量到重量 -- 所以每個機艙內充滿大量塑膠製品.

"飛機上的餐飲和你家附近的咖啡廳完全不一樣" 大數據分析師, 航空公司顧問, 及旅遊資料日報創辦人馬克.羅斯.史密斯 (Mark Ross-Smith) 向 CNN Travel 表示 "每份食物的包裝都要考慮到新鮮, 衛生及避免汙染. 任何人在飛機上吃到的麵包捲都要花一些時間拆除包裝, 以免飛機上的乾燥空氣影響到食物品質 !"

同時還要考慮到客戶滿意度, 因此航空公司都會在飛機上準備更多的食物.

"我們擔心無法滿足所有乘客, 導致要增加食物裝載, 也因此增加浪費, " 斯堪的納維亞航空 (SAS) 主廚彼得勞倫斯 (Peter Lawrance) 表示 "航空公司經常會對有多少乘客會來搭乘做出最好估算."

一個精細微調的電腦系統可以客製化估算需要多少餐點而不是標準數量, 他補充說明 "這類的系統經常要從頭開始建置."


獲取資料

分析數據在餐飲業並不常見, 但羅斯.史密斯表示這是航空公司避免浪費的一種方式.

"在資料科學裡可以完美預測任何事物 -- 由旅館客人願意支付多少錢升級套房及如何使用航空公司的里程. 旅客體驗還是焦點, 但會更深度更多級別去分析. 航空公司可以由這裡面獲取許多東西."

如何取得資料 ? 藉由追蹤乘客及時資料 -- 由位置到收入, 花費習慣及消費 -- 航空公司可以預測旅客的行為.

"企業使用數據 [來至於消費者] 並發佈到即時系統的行為, 平常到像是喝一杯茶" 羅斯.史密斯表示 "公司使用工具去 [收集資料] 並轉換成可辨識訊息. 一旦企業將資料轉換成訊息, 他們就擁有這些. 不再屬於消費者的."

航空公司不需要由網際網路去撈資料才能知道你喜歡喝什麼茶. 羅斯.史密斯說數據也可以應用於飛行中的行為模式. 通過全程追蹤消費行為, 航空公司可以預測在飛機上你喜歡哪種餐點 --  根據這些資料來調整庫存清單.

"根據具體航班路線銷售歷史和其它飛航訊息資料, 我們採用我們自行開發的工具系統, 對於每個條航線調整裝載數量滿足預測乘客需求" 勞倫斯表示.


現收現付

另一種解決方式為現收現付, 乘客在飛行之前預定餐點.

從香港的香港快運航空 (HK Express) 到挪威航空快線 (Norwegian Air Shuttle), 這已經是世界上廉價航空 (low-cost carriers LCCs) 的現況. 通過系統提供 -- 乘客使用應用程式或網站購買餐點 -- 航空公司同步滿足需求並將浪費減到最低.

"人們認為廉價航空對付浪費更有效率, 因為乘客不能免費取得東西, 所以人們只會購買他們要的" 羅斯.史密斯表示.

"預定餐點也有很明顯的優勢. 降低飛機成本及重量, 轉換為更少的燃料."

這種方式也廣泛的被全方位服務國際航空公司所採用, 像是北歐航空 (SAS), 日本航空 (Japan Airlines), 新加坡航空 (Singapore Airlines) 及澳洲航空 (Qantas) 都採用及時預定入口網站.

"我們越來越關注預定餐點服務" 勞倫斯表示 "我們要讓你在線上更簡單的預定無麩質, 無乳糖, 素食或非豬肉的餐點. 這會減少浪費且降低成本. 最終, 我們相信藉由提供乘客想要的準時正確航班來提高滿意度."


包裝

依賴塑膠和紙張雖然可解決問題, 但有些航空公司嘗試回收和包裝方式來減少浪費.

二零一六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 北歐航空 (SAS) 提出一些正在進行的替代方式 : 使用當地食材, 食物 "從鼻子吃到尾巴 nose-to-tail" 來減少浪費; 飛機上回收利用; 輕質可重覆使用餐盤及銀器; 及可回收或可燃一次性包裝.

同樣的, 澳洲航空開始使用可回收材質在包裝上, 還有無塑膠材質耳機. 航空公司還跟 OzHarvest 合作 -- 這是一個食物救援組織, 每周在澳洲可收集八十七噸的食物 -- 捐贈未使用易腐的給需要的人. 因為這個改變, 澳洲航空估計每年有三百五十噸的食物免於廢棄.

阿聯酋航空也介紹他們對付廢棄物的新辦法, 包含機上回收設備, 易於分類玻璃, 塑膠, 鋁製及紙製產品. 而且這家位於杜拜的航空公司也介紹了由回收塑膠瓶製作的環保毯. 公司希望這項舉動在二零一九年之前可讓一萬兩千噸的瓶子免於廢棄.


機艙零廢棄 ?

或許最廣泛的行動是歐盟的 "生活 + 機艙零廢棄" 計畫, 目標是在二零二零年之前飛到阿道弗.蘇亞雷斯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 (Madrid's Barajas airport) 的飛機廢棄物減少百分之八十.

一家參與的航空公司, 西班牙國家航空 (Iberia) 介紹已經推出的可重覆使用餐具 -- 而且很快, 回收箱會附加到服務推車上 -- 以便在飛行時可以簡單做分類.

該計畫也分析飛機到達機場廢棄物的種類, 將重新設計現有廢棄物管理程序讓處理更有效率.

"現在市場上有許多獨特的處理方式" 羅斯.史密斯表示 "但旅客很難看得到這些, 因為餐飲 (和廢棄物處理) 大部分都是在幕後執行."

2017-08-05

我們必須關心委內瑞拉危機的五個理由 (美國觀點)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8/03/americas/venezuela-why-you-should-care-trnd/index.html

(CNN) 看過新聞報導 : 街頭抗議活動, 商店前大排長龍. 但或許沒有很注意委內瑞拉的混亂情況.

這個距離數千英里外, 三千萬人口的社會主義國家, 和我們有何相關 ? 必須知道甚麼 ?

委內瑞拉危機會影響到我們有五個原因.


會有數千個難民

食物及藥品短缺, 物價沖天, 政治不穩定及暴力衝突迫使成千上萬國民逃離. 委內瑞拉人在美國尋求庇護已經位居榜首, 領先於中國, 墨西哥, 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的公民. 這也是委內瑞拉第一次位居榜首.

二零一七年會計年度至今已有超過兩萬一千六百人尋求庇護. 這個數字幾乎是二零一五年的四倍, 當年只有五千六百零五人申請.

喬治華盛頓大學外交政策中斷研究員法比亞納.佩雷拉 (Fabiana Perera) 表示 "多年來美國及鄰邦一直處於民主和平 ... 這點可能要改變了,"

她補充說明, 由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 "坐飛機到邁阿密只有三個小時."

自由撰稿人克里斯托弗.里夫.萊納雷斯 (Christopher Reeve Linares) 就委內瑞拉的情況表示, 目前美國的政治氣氛, 不會歡迎新的一波尋求庇護.

他說 "美國排外主義有上升趨勢, 委內瑞拉各階層的人湧到美國, 會成為政客的替罪羔羊."


這是對民主的打擊 -- 很令人不安

許多觀察家表示, 委內瑞拉在最近兩年在政治上並沒有做錯什麼事, 不過就是進行民主程序而已.

尼古拉斯·馬杜羅總統指使最高法院阻擋國會對他任何可能的彈劾, 二零一五年之後國會多數是由反對勢力所掌握.

而且馬杜羅總統所支持的最高法院也試圖解散國會, 進而獲得立法的權力, 因此三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持續的抗議活動. 超過一百個人喪生.

上週這個國家舉行一場有爭論 -- 且有爭議 -- 的選舉, 要選出新的立法機構制憲大會. 五百四十五個席次的機構都是馬杜羅的支持者, 這個機構有權改寫這個國家一九九九年的憲法, 讓委內瑞拉所有政府機構分支都在馬杜羅的控制下.

資深人權觀察研究員塔馬拉.塔拉丘克 (Tamara Taraciuk) 表示, 民主政府卻讓一個機構去攻擊另一個機構, 美國應該對這件事表示關切. 他觀察這個國家已經八年.

"你應該關切這件事, 因為 (動盪) 平和是大家的核心價值" 塔拉丘克表示 "沒有檢查機制的行政權力 (在委內瑞拉). 生活在美國的人都知道獨裁政權是多麼危險."


這可能會引起這個地區的反美情緒

拉丁美洲的獨裁者習慣和美國對抗. 古巴領導人斐代爾.卡斯楚 (Fidel Castro) 晚年激烈譴責美國為 "帝國主義者" 已經成為個人形象的一部分. 委內瑞拉前總統烏戈·查維茲 (Hugo Chavez) 二零零六年在聯合國大會惡名昭張的批評小布希 (George W. Bush) 前總統.

所以目前的危機對馬杜羅算是一場驚喜, 可以在委內瑞拉和這個地區來煽動反美情緒.
Latin Americans are sensitive to what some consider "imperialist" policies coming from Washington, making it easier for leaders like Maduro to foster mistrust of the United States.
拉丁美洲人都認為 "帝國主義" 政治來至於華盛頓, 這會讓人民被像是馬杜羅這類領導人引導, 對美國產生不信任.

佩雷拉表示 "美國在拉丁美洲積極活動是很重要, 如此像這種民主倒退現象才不會再次發生."


難以想像的痛苦

我們也要以人道的角度來思考, 為何要關心委內瑞拉發生的事 : 那裏的人民正經歷難大多數人難以想像持續的痛苦.

通貨膨脹及食品價格上漲, 這意味著許多人三餐不繼. 根據當地三所主要大學全國調查, 委內瑞拉營養不良百分比正在迅速增加.

許多人戲稱為 "馬杜羅飲食", 他們認為這只會讓他們 "變得更堅強".


讓我們花更多錢

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動盪直接觸及美國敏感神經 : 石油.

塔拉丘克表示 "美國是委內瑞拉石油的主要買家, 所以兩國政府有很親密的關係".

如果川普總統對委內瑞拉石油進行威脅制裁, 禁止運往美國, 石油是委內瑞拉唯一收入來源, 國力將被削弱. 人道主義危機也會更惡化. 但制裁也會傷到自己, 委內瑞拉是美國石油第三進口國, 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加拿大.

制裁將強迫美國向其他地方買油. 最終會迫使美國人在加油的時候花更多錢.

萊納雷斯表示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國家, 所以向委內瑞拉買或不買都會影響價格".

2017-07-29

中國在南海爭議島嶼為一千一百名居民建造高規格電影院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7/24/asia/china-south-china-sea-cinema/index.html

香港 (CNN) 中國將在南中國海一個有爭議的小島建造高規格電影院, 這是北京在該地區宣稱主權一系列動作中最新的一項.

根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 三沙銀龍電影院 (Sansha Yinlong Cinema) 設置了 4K 投影機, 超過兩百個座位, 是中國最南方的電影院, 位於伍迪島 (Woody Island) -- 中國稱為永興島 (Yongxing Island) -- 島嶼位於西沙群島 (Paracel Islands chain 帕拉塞爾群島) 裡.

這個一平方英里 (二點六平方公里) 的島嶼, 距離中國海南省約兩百英里 (三百二十公里), 台灣及越南也同時宣稱擁有該島的主權.

海南傳媒集團 (Hainan Media Group) 董事長顧曉清對新華社表示 "戲院每天最少會播放一場電影, 所以永興島上的居民及士兵可以和國內影迷同步享受電影". 該公司同時也採購了兩部移動式投影機, 以便周邊島嶼居民可以享受免費電影.

根據中國國家媒體表示, 伍迪島大約住了一千一百多人.


爭議領土

北京在南中國海佔有一系列有爭議的領土, 部分或全部都由中國, 台灣, 馬來西亞, 文萊, 越南及菲律賓宣稱擁有主權.

二零一二年中國設置三沙市 (Sansha), 市政府駐於伍迪島, 用來管理在南中國海宣稱擁有主權的所有領土, 包括南沙群島 (Spratly Islands 斯普拉特利群島), 西沙 (Paracels 帕拉塞爾), 中沙大環礁 (Macclesfield Bank) 及黃岩島 (Scarborough Shoal).

此後, 北京鼓勵在南中國海推廣旅遊發展, 以便宣稱主權領土明確歸屬於中國.

郵輪定期航行於海南及南中國海島嶼, 中國遊客舉辦像是升國旗唱國歌的儀式.

中國還在一些島嶼大力軍事化, 主要島嶼填海擴充領土, 把沙灘變成島嶼, 設置機場跑道, 港口及武器系統.

根據亞洲海洋透明計劃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可停數十架飛機的停機坪, 高端性能雷達系統, 在這南中國海人工創造出來的島嶼幾乎都已正常運作.

五月菲律賓宣稱, 中國正沿著南沙群島所佔領的島嶼軍事化, 送軍隊及物資到西沙群島, 未來還會在這裡建設簡易機場及改善民生基礎建設.


自由航行

除了和其他宣稱南中國海主權的國家有糾紛外, 北京的作為也引起美國的對抗 -- 美國一直施行 "自由航行" 的行動, 穿越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水域.

這個月, 一艘美國驅逐艦航行距離於西沙群島中建島 (Triton Island) 十二英里 (十九公里) 海域, 這個島嶼中國, 台灣及越南都宣稱擁有主權.

上個月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 (Harry Harris) 在澳大利亞對於中國填海擴張領土的行為對聽眾表示 "假的島嶼不會為誠實的人所信服"

哈里補充說明 "我認為中國正在南中國海建立戰鬥能力及地理優勢, 試圖對這個有爭議的海空域取得實質領土主權."

中國認為這些說法是 "很嚴重的政治及軍事挑釁" 並警告美國不要在這區域 "(製造) 麻煩".

2017-07-23

改善睡眠最健康的方式 : 運動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5/29/health/exercise-sleep-tips/index.html

(CNN) 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有失眠現象 -- 大約是一億八百萬人 -- 如果你是其中之一, 可以把安眠藥丟掉了. 科學上有更安全的方法.

"在過去十年,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運動可以減輕失眠" 拉許大學 (Rush University) 臨床心理學家凱利.格拉澤.麥隆 (Kelly Glazer Baron) 表示 "有項研究顯示, 飽受失眠之苦的年老婦女, 當她們開始運動之後睡眠有很好的改善. 有更多的活力更少的壓力."

"最近有許多經臨床研究確診為失眠障礙, 而不是由病人自我描述的失眠" 匹茲堡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克萊恩 (Christopher Kline) 認同這種做法, 他是經由運動醫學來研究睡眠. "運動表現在自我感覺和客觀量測兩方面對睡眠都有改善, 這些數據來至於臨床睡眠實驗室."

運動不如安眠藥那麼有效,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睡眠研究員蕭恩.揚斯特 (Shawn Youngstedt) 承認, 但如果考慮到藥效退去的潛在缺點, 那就不見得是這樣.

"安眠藥極端危險" 揚斯特表示. "就像是一天一包香菸一樣糟. 而且還會引起感染, 失落及老年癡呆, 而且藥效只有幾周."

"運動比較便宜, 更健康且更容易" 他說 "還有個優點: 研究顯示身體活躍的人比較不會失眠."


幫助克服失眠

對於一千八百萬飽受睡眠呼吸中止症之苦的美國人來說, 這裡有個好消息, 運動也有治療效果.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危險的疾病, 呼吸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暫停超過一分鐘以上.

"運動一直是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推薦項目" 克萊恩表示 "因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多數是過重及肥胖, 而一般人減重都採用節食. 但我們研究發現, 參與者並未節食而只是運動, 在十二個星期裡症狀減輕了百分之二十五."

"運動也證實在所有年齡層可協助腿部不安症候群 (restless-leg symptoms)" 揚斯特表示. 腿部不安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障礙, 當發生在腿部 -- 或身體其他部分像是手臂或臉 -- 瘙癢, 燒灼感或不自主移動. 無法抗拒的移動經常發生在晚上, 症狀會干擾到睡眠.

專家認為, 像是失眠, 睡眠呼吸中止症, 腿部不安症候群這類睡眠障礙, 尋找一種健康的治療方式是很重要. 中風, 心臟病, 高血壓, 糖尿病和肥胖, 睡眠障礙是這些不健康狀態和疾病的關鍵因素.

"大量的論文報告顯示, 有運動的人會睡得比較好" 麥隆表示 "人運動後深度睡眠會增加, 醒來的次數會變少. 而且, 不會感到鬱悶, 情緒會變好."


運動處方

需要多少運動才能得到一夜好眠 ?

多數睡眠研究都會建議: 一周兩個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以及每周兩天針對肌肉的強度或阻力訓練.

克萊恩認為 "快步走, 輕騎自行車, 橢圓機, 任何增快心跳還可以講話, 但幾句話就要喘息的運動, 都是可以考慮的溫和運動."

"我認為走出戶外也有幫助, 明亮的光線有助於睡眠" 揚斯特補充說明 "暴露在光線之下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

其它研究也顯示, 運動量低於建議, 時間或強度高於推薦, 也都有一定好處. 只有運動達到專業運動員的程度才會影響睡眠品質.

"專業運動員在某些情況下會有過度訓練的情況, 加上旅行和壓力都會造成睡眠問題" 揚斯特表示 "但對於一般大眾的我們, 就不用考慮這些."

甚麼時候是一天裡面強化睡眠最好的運動時間 ?

專家都會說是早上; 實際上, 他們習慣說睡前六個小時都不鼓勵從事激烈的運動. 關於這點, 科學上的研究已經有所變化.

"一個常見的迷思, 晚上不應該運動" 揚斯特表示 "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 晚上運動干擾到睡眠, 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們還不習慣這麼做. 對於大多數人, 即使是在睡前幾個小時運動, 都有助於睡眠."

破除這個迷思, 將對那些晚上才有空的人有幫助.

"要晚睡的人早起, 這會有很大的問題" 麥隆有不同看法 "他們的心情及能力根本無法調適. 如果要因為運動而犧牲睡眠, 這不會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她補充說明, 早上運動有個好處, 就是你不太可能會取消.

"早上運動比較容易連續" 她解釋 "白天會有許多工作上的要求, 有可能晚上走不開."

運動保持在平和之下進行對於睡眠的效果相當重要.

"必須堅持下去" 揚斯特表示 "我認為要有個一致的時間表, 找出最適合你的時間, 然後持續下去."

"如果你有失眠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運動對你就很重要" 麥隆表示 "如果覺得勞累運動量可以減少, 但一定要持續, 因為真的會有幫助."

2017-07-15

虛擬實境工具可以協助設計汽車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7/13/autos/seymourpowell-virtual-reality-car-design/index.html

(CNN) Google 在二零一六年推出 3D 繪圖應用程式 Tilt Brush, 打開了虛擬實際運用的新世界. 針對藝術和設計 (Google 最近推出自己的藝術家駐村計畫來改善這套軟體), 這套軟體展示在虛擬環境下如何輕鬆發揮創意.

現在, 位於倫敦的設計工作室 Seymourpowell 要以相同 3D 繪圖工具運用在汽車上. 戴上 HTC Vive 顯示器, 使用者可以在虛擬實境中繪製, 調整, 加強汽車模型.

軟體可以加快設計腳步, 相對於使用 Photoshop 或傳統 3D 影像程式來調整模型速度更快.


簡化流程

Seymourpowell 的首席汽車設計師理查.塞勒 (Richard Seale) 希望這套軟體可以彌合設計師 (他們只注重外觀) 和工程師 (他們必須把東西做出來) 長期的意見分歧.

"工程師對於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汽車感到非常沮喪, 因為工程師和設計師意見經常相持不下" 他在倫敦南部的工作室表示 "設計師也有相同狀況, '我想這麼做, 為何就是做不出來 ?'"

典型的設計階段開始於一次會議 -- 或三次 -- 要看概念草圖. 一旦設計核准, 就會做出一個黏土模型. 然後再用昂貴的材質做進一步的模型細化設計.

車頭做成像箭一樣空氣阻力會是最小, 但這種設計不切實際, 而且不能符合安全需求. 這類觀點是設計師和工程師最典型的衝突來源.

軟體操作如下. 把 VR 顯示器戴上移到 3D 工作區, 移動頭部調整視角. 左手控制棒讓你繪製線條, 右手控制棒可以把線條扭曲, 移動及操縱. 按下按鈕可以離開數位環境.

不用擔心功能太少 -- 兩個控制棒就像是你擁有虛擬雙手 -- 過程直接得令人驚訝.

五月倫敦車展 Seymourpowell 首次演示, 塞勒在十分鐘內繪出令人印象深刻 3D 自行車 -- 一般 3D 影像軟體要花上更多時間.

"我認為可以快速且簡單完成一些事, 就算是一般人也可以" 塞勒說明.


從概念到現實

因為車子都是對稱的, 軟體可以把你所繪製的線條鏡像處理提高速度. 一部完整 3D 概念車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軟體還提供設計工作的溝通功能. 其他團隊人員 -- 不論是設計師或工程師 -- 都可在螢幕上看到圖像, 如果戴上其它顯示器, 也可以即時參與調整.

這意味著一些工程規範, 像是法律規定汽車大燈的高度, 就可以輕鬆的在設計階段就注意到. 至於外表使用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呈現, 也就不是大問題.

如果靠近左邊數位模式將可更簡單發現設計上的問題. 顯示器也可以調整呈現車子內部, 讓設計師獲得汽車駕駛的視野.

這些意味著設計師可以把設計理念更好的表現出來, 更符合規定要求 (特別是如果有工程師事先參與) 更容易製造. 所有這些將提高過程速度和節省公司資金.

這項技術已經被福特和捷豹路虎所採用. 根據塞勒表示, 兩家以上的公司 ("主要" 的德國及中國製造商) 在倫敦車展之後表達了興趣, 該公司也在研究如何把這項技術運用在建築和教育上.

Seymourpowell 計畫在下個十年增加一些新工具和商用產品.

"這裡有許多可能性可以完成你想要的任何事" 塞勒表示 "這已經在進行, 前景相當看好."

2017-07-08

為何燃油動力車不會消失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7/05/technology/electric-cars-vs-gas-cars/index.html

內燃機引擎已經問世一個多世紀. 僅管富豪汽車 (Volvo) 在週三宣佈不再生產純燃油動力車, 但內燃機引擎在未來幾十年還是會繼續存在.

"很難有其它的技術比內燃機更適用於汽車" 專業汽車評價公司凱利藍皮書 (Kelley Blue Book) 執行分析師麗貝卡.琳德蘭 (Rebecca Lindland) 表示. "可以完全擺脫內燃機引擎這個想法是有點誇張."

無疑的, 電動車越來越受歡迎. 價格對比於傳統燃油動力汽車也更有競爭力.

琳德蘭和其他專家表示, 有幾項因素有利於推廣電動車, 包括更嚴格的環保規定及自動駕駛的需求, 這些會需要更多電力來滿足所有電腦計算要求.

但淘汰燃油引擎是有困難的, 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

第一個原因是獲利能力. 特斯拉 (TSLA) 還未提出年度獲利報告, 股價就比通用汽車 (GM) 或福特汽車 (F) 還要高. 傳統汽車製造商每年銷售數百萬輛汽車創造數十億美元利潤. 但在純電動車上還沒有人找到獲利的方式.

直到最近才有充一次電可以跑超過兩百英里的純電動車且價格有競爭性. 雪佛蘭 Bolt 去年年底才開始銷售, 而特斯拉 Model 3 才快要推上生產線. 這些公司在這些車子開始都會虧損一些錢.

有些關鍵零組件會隨著生產增加而價格降低, 像是鋰離子電池. 但有些技術的成本下降就沒有哪麼快, 像是新的電腦晶片.

純電動車的市佔率將直接連結到電池的價格, 綠色汽車雜誌 (Green Car Journal) 編輯及出版商羅恩.科根 (Ron Cogan) 表示.

"我們沒有看到價格降到市場銷售可以接受的點" 他說 "這真的很難預估."

燃油動力汽車變得更有效率, 這得益於新技術和新材料. 沒有人可以預估燃油引擎未來是否還會存在.

"我不認為內燃機引擎會很快消失" 科根表示 "它還在持續變好, 而且越來越好."

就目前而言, 即使是富豪汽車 (Volvo) 也沒有完全放棄燃油引擎. 富豪汽車規劃銷售的是油電混和車, 而不是純電動車. 這家瑞典汽車製造商新的擁有者中國吉利汽車, 也還沒有提供純電動車.

富豪汽車 (Volvo) 是個趨勢領導者. 他是第一家在市場行銷強調安全功能的汽車製造商. 但他每年全球只銷售五十萬輛汽車, 仍只是利基型玩家. 即使二零二零年目標八十萬輛, 在全球銷售金額還佔不到百分之一.

"如果通用汽車 (GM), 豐田 (Toyota TM) 或是福斯 (Volkswagen VLKAF) 發出像是富豪汽車 (Volvo) 一樣的聲明, 那就是件很大事" 琳德蘭表示 "這些大型汽車製造商或許會往這方向移動, 但速度不會太快."

2017-07-01

研究顯示, 年長的父親生出聰明小孩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6/26/health/older-dads-geeky-sons-study/index.html

(CNN) 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根據周二發佈的轉譯精神醫學期刊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你可能要感謝家中的老人.

研究調查七千七百八十一對雙胞胎, 在他們十二歲的非語言智力, 限制性和重複性行為, 以及社會孤立性. 百分之五十七的小孩會遺傳雙親的聰明, 特別是有年長父親的男孩.

研究結果被匯集為極客指數 (geek index), 排名比較高的人智商會比較高, 作事專注, 不會顧慮是否要配合其他人.

研究說明, "極客 Geek" 通常用來形容缺乏社交能力但智力過人的族群.

研究指出, 當父親年齡超過三十五歲, 極客指數中的想像力有明顯的上升. 超過五十歲的父親對比父親低於二十五歲, 男孩的想像力差距有百分之三十二.

年長父親生下的女孩極客指數就沒有這麼明顯. 西奈山醫院西維爾自閉症研究與治療中心研究員馬格達萊娜.簡卡 (Magdalena Janecka), 她也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 她認為可能是這項研究對於極客的定義方式所造成 : 沒有抓到女性的極客特徵. 她又表示, 也可能是女性生物特性會抵抗這些特徵出現.

之前研究顯示, 高齡父親所生下的小孩會有較高的精神疾病風險, 像是自閉症或精神分裂症等.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可以洗刷年長父親的污名" 簡卡表示 "在年長父親對於他小孩生活的內疚感中加入一些正面的東西是很重要."

簡卡表示, 百分之五七的級客特質來至於雙親的遺傳, 及年長父親精子的突變. 當父親年紀越大, 精子繁殖產生的突變機會越大, 導致 DNA 複製時會有更多造成問題的可能. 雖然研究發現有突變的可能性, 但簡卡相信級客的產生大都來至於家庭特質.

"年長男子決定要有小孩, 和一般大多數人想要有小孩有些不一樣" 簡卡表示 "他們受教育的時間比較長, 他們生活中花了許多時間在工作上, 也許他們社交經驗比起很早就有小孩的人來得差."

她也表示, 如果父親本身就是極客, 即使他很年輕就生小孩, 小孩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擁有極客特質.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 (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 精神病學教授, 多洛雷斯.瑪拉斯皮納 (Dolores Malaspina) 並不同意這個說法, 他並未參與這想研究. 她認為小孩子的人格特質來至於年長父親精子的突變.

"我認為要把年長父親有小孩視為正常現象" 瑪拉斯皮納表示 "幾年前, 我們把出生後患有精神分裂症患的小孩, 歸咎於父親或冷酷母親都忙於工作. 以前習慣把精神分裂症責怪到年長父親或冷酷母親. 我不想再如此了."

瑪拉斯皮納和她的同事在二零零一年進行的第一篇研究報告指出, 父母的年齡會影響到小孩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 她們發現有四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和他們父親的年齡有關.

雖然她不認同新的研究要減少年長父親的對於遺傳疾病的注意, 但對於年長父母所帶來的正面意義並不感到驚訝.

"一萬五千年前, 一些突變讓人類的大腦變得不同. 這是一個好的突變, 就像是其他的突變一樣, 可能來至於父系的基因" 瑪拉斯皮納表示 "所以他們要指出的是, 即使因父親年紀所造成的可預期突變, 或許也沒那麼糟. 這點我也同意."

2017-06-24

秘密協商擋掉香港的未來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6/18/asia/hong-kong-handover-china-uk-thatcher/index.html

香港 (CNN) 兩位領導人坐著相隔幾英尺, 中間隔著一張蓋著綠色絲絨的長桌.

他們中間擺著符合規定的英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眾人鼓掌下,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及中國總理趙紫陽用黑色鋼筆簽署了大量紅皮文件, 然後相互握手.

從此,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聯合聲明下, 英國即將結束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統治, 中國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取得這個城市的統治權.

雖然這對他們未來及自由有深遠的影響, 但沒有任何香港人參與這項討論, 他們也無法對最後決定提出意見.


領土條約

英國透過三項條約取得目前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領土主權. 和清帝國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 (分別在一八四二年及一八六零年), 香港和九龍半島的領土被割讓給英國.

一八九八年, 倫敦同意向清帝國租借所謂的新界, 這大大增加了香港殖民地的領土範圍, 但也是因為這項舉動, 導致英國統治的結束.

清帝國 -- 及其繼承者,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放棄了香港及九龍半島的主權, 但新界的租借將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日期滿.

一九八二年英國外交部的一份備忘錄提醒柴契爾夫人 "不論如何我們在新界的主權只能到一九九七年, 而其它領土的主權我們也無法保有."

鍾逸傑 (David Akers-Jones), 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七年香港布政司, 他的回憶錄 -- 英帝國隨著戰爭逐漸崩解, "殖民地大片租借的土地新界, 租約即將到期, 香港已經察覺到不確定的未來即將到來."

這裡不會像是英國多數的殖民地一樣會有獨立的選項. 在一九七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之後, 北京成功將香港 (跟隨著鄰近葡萄牙殖民地澳門的腳步) 由 "非自治政府" 領土名單中移除, 完成聯合國所承認的 "確認享有完全獨立及自由."


秘密會談

一九八二年柴契爾夫人訪問北京, 成為第一個面對中國共產黨的英國首相, 正式就香港的未來進行談判.

最初倫敦希望, 即使未來合法的把主權交給中國, 他們對於這個城市還是擁有重大的控制權.

柴契爾夫人的內閣秘密討論內容 -- 經由解密 -- 他們建議新界的土地租約可以轉成無限期 "如果中國人願意, 英國人的管理在一九九七年之後就可以持續."

這項建議被北京認為 "不需要也不洽當" 否決掉, 當時英國駐中國大使佩里西.卡拉多克爵士 (Sir Percy Cradock) 在一九七九年九月的一份備忘錄描述這是一個 "令人失望的答案."

三年之後柴契爾夫人準備再前往北京, 一份為她所準備的簡報描述 "如果沒有意外, 香港未來議題一定會在這次會議中被提出來." 當她在北京那段時間.

儘管如此, 英國外交部仍然持續努力保留行政權力, 就算是無法取得統治權也要持續下去. "經由英國持續管理, 由行政部門來確保自治權力, 一貫的作法會讓大家有信心, 特別是廣大的投資者" 一九八二年三月有份備忘錄如此寫道.

英國法律規定, 大部分內閣文件產生後二十年到三十年將會解密. 雖然這些文件大量引用中國官員的說法, 但北京方面很少公布關於這次談判的官方說法.


繁榮與穩定

一九八二年四月, 香港的未來法律定位開始進行.

在前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思 (Edward Heath) 及中國主要領導人鄧小平的會談中, 鄧小平表示中國新憲法將 "特別允許設立特別行政區" 不同的法律及經濟制度是可以運作的.

卡拉多克爵士寫給柴契爾夫人的秘密備忘錄 "希思說, 為了中國及人民的利益, 由英國來管理香港這項建議是不可能成功".

這時, 鄧小平提出治理香港的新原則 "一國兩制", 這個城市將可保有 "資本主義" 經濟及有限的民主自由, 但主權將移交給北京.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柴契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趙紫陽. "(趙) 說, 有兩原則 (關鍵) -- 主權, 以及香港的繁榮與穩定" 會議紀錄記載 "如果在這兩項要選擇一項, 中國會把主權放在繁榮與穩定的前面."

第二天, 柴契爾夫人會見了鄧小平, 這期間老革命派提醒鄧小平 "中國政府正式宣布決定收回香港, 不得拖過這一兩年時間".

柴契爾夫人離開北京, 討論仍持續進行, 最後在一九八四年由她和趙紫陽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


沒有詢問任何香港人

全部討論過程由柴契爾夫人內閣所掌握, 秘密備忘錄顯示, 首相關心的是要保住香港市場 "信心", 避免結果像福克蘭一樣, 在一九八二年英國和阿根廷發生戰爭.

前香港民主黨主席劉慧卿 (Emily Lau) 表示, 香港人知道 "所有人 (英國人) 關心的都是貿易 ... 至於香港人民的幸福就只能排第二".

她也提到福克蘭群島, 並表示這兩件事很不一樣. 劉女士說, 島上 "只有一千八百人和成千上萬隻綿羊", 在一九八二年阿根廷入侵之前, 一九七零年英國及阿根廷的談判福克蘭人都有參與.

相比之下, 雖然之後香港人參與起草城市小憲法, 就是所謂的基本法, 但在交接談判中 "無法起任何作用".

一九八三年香港立法局議員代表這個城市意見作最後努力 -- 因為這些意見不利於中國統治 -- "沒有結果". 歷史學家伊恩.史考特 (Ian Scott) 表示 "中英兩國政府已經對領土達成共同協議, 他們都不想再修改了".

因為會談的秘密性質, 使得邀請香港參與公共意見變得不可行.

"中英雙方都曾公開邀請香港人表達他們的意見" 立法局議員王霖 (Wong Lam) 在一九八四年三月一個香港議會會議表示 "但如果對於在進行的事情很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 那是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 ?"


推與拉

就香港民主運動這部分來說, 香港人在談判期間的對待, 讓他們對英國人留下極大的憤怒.

"我認為英國人很多問題都沒有回答" 劉女士表示 "不給我們民主選舉, 不允許香港英國公民到英國居住. 我們是三等公民."

柴契爾夫人簽署完條約訪問香港, 當時有位劉姓記者指責她的行為 "將超過五百萬人, 交給共產黨專制政權".

柴契爾夫人回答說, 英國已經 "作了所有可以為香港所作的事", 並補充說明, 劉先生應該是這城市裡面, 唯一對這交易有所不滿的人.

由陸續解密的文件來看, 在交接談判很久之前, 英國官方就有意在香港導入更多民主, 但遭到北京憤怒的拒絕.

一九五八年, 當時中國總理周恩來據說曾經向英國官員表示, 允許港人治港將是 "非常不友善的行為". 一九六零年另一位中國官員威脅說, 如果英國試圖讓他的殖民地更民主, 將會增加中國入侵的潛在風險.

彭定康 (Chris Patten) 末任殖民地總督, 他在一九九五年民選議會選舉中大量增加議員人數, 北京提出大量的投訴抱怨, 並警告回歸後將指定一個新的立法機構來取代目前這個. 這是這個城市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多數民主議會.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彭定康搭著不列顛尼亞號遊艇離開香港. 當選議員潛入議會大廈陽台, 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柱銘 (Martin Lee) 對著大群群眾表示, 他和他的同事將會再回到這裡

"民主的火焰已經燃起, 並燃燒在我們群眾的心中" 他說 "這永遠不會被澆熄."

2017-06-18

十四萬六千支攝影機監控莫斯科街道, 政府說這才剛開始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6/14/technology/culture/moscow-cameras/index.html

如果你帶一條狗在莫斯科散步, 你最好確定有把狗的排泄物清乾淨.


莫斯科政府正在升級網路上的十四萬六千台攝影機, 更方便在線上監控城市街道, 市民, 企業及游客.

莫斯科政府在過去五年, 持續穩定安裝大量網路攝影機. 他們沿著街道安裝, 提供政府七天二十四小時街道活動畫面. 攝影機被裝到街燈, 建築物到攝影機支架上的任何東西.

隨著各國政府在街頭安裝更多的攝影機, 人們除了做個正直的公民外別無選擇. 犯罪或許會下降. 但隱私和公民自由的議題也會被提起. 有多少人會被監控 ? 如果資料落入壞人手上該怎麼辦 ?

布拉格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克.加萊蒂 (Mark Galeotti) 表示, 在莫斯科科技是把雙面刃.

"這是個正面及負面感覺都有的趣組合" 加萊蒂對 CNN Tech 表示 "專制政權希望擁有控制安全的所有能力. 同時, [莫斯科政府] 真心承諾提供公共服務, 使用新科技所能做到的各種方式, 讓這個數位連線城市變得更好."

加萊蒂說他訪問莫斯科的時候, 被這個城市可提供智慧手機的服務數量印象很深刻.

目前攝影機被用來檢查垃圾是否被帶走, 超速及闖紅燈, 街上廣告是否合法, 積雪清除的情況. 根據莫斯科市政府高級顧問首席信息官安德烈·貝洛澤羅夫 (Andrey Belozerov) 表示, 每天違規數量大約是七萬五千筆. 違規者都會收到罰單.

當地政府並不以此自滿. 貝洛澤羅夫認為攝影機的潛力不只如此, 遠遠高於二點五億的投資金額. 他們正讓系統更有智慧, 可以對影像分析得更深. 電腦程式可以自動分析影像並產出成果.

貝洛澤羅夫對 CNN Tech 表示 "未來我們希望有更多演算法, 從檢查是否有繫安全帶, 或是人們是否在講手機, "

由於電腦影像處理有突破性的發展, 莫斯科的實驗變成可行. 這方面領域的工程師變成炙手可熱.

"如果你發現電腦影像專家, 可以馬上帶他來找我"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安德魯.摩爾 (Andrew Moore) 表示 "許多產品都需要電腦影像這方面的專家."

電腦影像研究人員的夢想是有一天能讓機器辨識能力和人類一樣好. 那天到來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 但確定的是電腦擁有這方面能力之後影響將會非常大.

所以在莫斯科帶動物在街上散步, 要習慣清理寵物的排泄物. 如果政府長年有能力監控, 強制大家遵守變成習慣, 就不會再變回以前的樣子. 貝洛澤羅夫預測那些被攝影機自動偵測沒有清理排泄物的人, 要有心理準備會經由電子郵件收到一張罰單.

理論上現在政府已經可以這麼做. 但要人工在龐大的影像中尋找. 這種作法太昂貴了. 如果電腦視覺演算法可以自動處理這些工作, 在辨識這些壞習慣上算是合算的選擇.

今年早些時候, 貝洛澤羅夫在莫斯科地鐵站外測試人臉辨識技術. 有些攝影機辨識精確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貝洛澤羅夫認為這個技術可以提供給警察部門, 用來協助尋找罪犯.

現在這項測試還在進行. 由於燈光或安裝位置的緣故, 有些攝影機無法發揮作用.

隨著攝影機越裝越多, 這個城市不得不面對隱私的問題.

未來政策論壇政策副總裁約翰.威爾迪 (John Verdi) 表示 "技術是中性的. 真正的問題是使用技術背後的政治性, 經濟性和社會性的主題是甚麼."

貝洛澤羅夫表示, 莫斯科當地政府裡有一萬五千個人可以接觸到影像, 其中有些人有訪問的權限限制. 例如, 學校人員只能看學校外面的影像. 警察部門只能看到他想看的那台攝影機, 或是放大後的畫面. 所有俄羅斯聯邦機構都可以提出申請來看影像.

影像只能保存五天.

"如果我們有更多錢" 貝洛澤羅夫表示 "我們會採購更多空間."

2017-06-10

為何我們生活中需要綠色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6/05/health/colorscope-green-environment-calm/index.html

(CNN) 綠色是翡翠島的顏色, 生病和忌妒的色調, 同時會和奇怪怪物有關連. 而最普遍的是和大自然的形象有關, 環保活動及健康生活充滿活力的象徵.

綠色是由藍色及黃色所混合, 到處都可以看得到. 實際上對人的眼睛來說, 綠色是光譜中最容易辨別的顏色.

因為有許多原因, 這個顏色成為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為什麼 ?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

看到顏色是因為光線到達眼睛, 眼睛將光波轉換為色彩.

當我們看到一隻青蛙, 我們看到的是青蛙皮膚所反射的光線, 眼睛認知到是綠色.

當光線進入眼睛, 視錐細胞能辨別波長並通知大腦看到的顏色.

人類是三色視覺, 所以我們能感知主要的三種顏色 : 藍色, 綠色及紅色. 人的視網膜能偵測波長介於四百到七百奈米的光線, 這個範圍我們稱為可見光譜.

每種主要的顏色都對應到不同的波長, 由最低的藍色開始 (四百奈米) 到紅色最高 (七百奈米).

位居可見光譜中間就是綠色, 大約是五百五十五奈米. 這個波長對我們視覺來說最容易辨識. 位居光譜的中央, 受到兩端紅色及藍色的襯托, 綠色更為顯著.


我們的環境

陸地曾經滿佈綠色植物. 在摩天大樓及住宅出現之前, 我們祖先居住在鬱鬱蒼蒼的森林裡.

當他們採集食物時, 在綠色葉子背景下尋找不同顏色的莓果能力就很重要.

視力的演進及分辨色彩細節的能力, 使得我們靈長類祖先在演進上優於其他無法辨別的哺乳動物.

葉子, 水果及蔬菜顏色變化也指示了時間及成熟度, 提供一些像是有毒或腐爛的警示.

現在, 我們在農民市場或雜貨店還是持續使用這種遺傳下來的本能.


採購食物

香蕉雖然被認為是黃色的水果, 由於含有葉綠素所以剛開始是綠色的. 就像是草或葉子因葉綠素而呈現綠色, 水果也是一樣.

葉綠素存在於植物細胞裡, 是光合作用中的關鍵, 可以讓植物透過陽光取得能量, 並將能量轉換為植物能成長的養分.

分子吸收了藍色光及紅色光, 反射出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綠色.

在葉綠素分解前香蕉是亮綠色. 當香蕉開始成熟分子開始分解, 顏色慢慢變成明黃色 -- 黃色的香蕉比較甜我們比較喜歡吃.

當香蕉皮的葉綠素分解時, 皮裡面的澱粉會轉變成糖, 所以越黃的香蕉越甜 -- 除非開始要腐爛了.

由於綠色香蕉澱粉含量很高, 所以經常用來治療胃的不適.

甜椒也有類似的變化過程. 眼睛可以協助我們找到比較成熟比較甜的. 青椒葉綠素較多比較不甜. 如果是黃椒或紅椒就比較甜些.

當我們吃生菜沙拉時, 咖啡色的萵苣或羽衣甘藍都會被丟棄. 眼睛告訴我們顏色變暗表示東西已經不能吃了.

雖然我們已經不住森林裡, 對於綠色的敏銳度還是持續在身體健康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保持冷靜

有些科學家及研究人員發現, 眼睛對於綠色波長辨識度最高, 也因此綠色可以讓我們放鬆.

對於顏色辨識壓力小, 看東西時神經系統也可以感到比較放鬆.

這種鎮靜力量也可以解釋為何醫院, 學校及工作場所會有這麼多綠色. 而且演員在舞台燈光之後, 為何演員休息室要叫做綠色的房間 "green rooms", 雖然現在不一定會被漆成綠色.


更長壽

充滿綠色植被的自然環境, 可以讓生命更長.

二零一六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及布萊根婦女醫院, 比較了生活中的植物居家附近的綠地和死亡風險等數據發現, 參與調查的女性如果生活在綠地或鄰近綠地, 壽命會更長心靈健康會更好.

八年數據顯示, 未親近綠地的婦女死亡率高出百分之十二.

研究學者表示, 居家附近有綠地就會有更多戶外社交機會. 而且擁有自然環境 -- 對比於植物及綠地稀少的住宅 -- 更能得到心靈健康的好處.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研究作者兼研究員彼得.詹姆斯 (Peter James) 表示 "我們很驚訝綠地對於心靈健康影響程度".

對於那些沒有生活在綠色環境的人, 呼吸系統問題是第二名的死亡原因. 研究指出, 那些生活在綠色環境的人壽命會比較長, 較少接觸汙染空氣是原因之一.

我們的祖先在戶外生活一輩子. 詹姆斯表示, 處於戶外所帶來的好處可能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我們已經知道植被可以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 我們研究發現對於健康還會有潛在的好處."

2017-06-03

美國太空總署第一個飛往太陽的任務將於二零一八年啟動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5/31/us/nasa-sun-mission/index.html

(CNN) 裝著近五英吋碳複合材料太陽防護, 美國太空總署派克太陽探測器將於二零一八年夏天探索太陽大氣層.

這趟旅程不是人類可以進行的, 所以美國太空總署將發射一個大約十英尺高的探測器進行這項歷史性任務, 比起先前所有太空船都還要接近太陽.

探測器所承受的熱度及輻射是之前任何太空船所沒有過, 但這趟特別設計的任務也能觸及之前所無法回答的問題. 能大幅度的了解太陽, 同時清楚陽光對於地球及在太陽系中的地位.

這是美國太空總署第一次對太陽, 及稱為日冕的最外層大氣任務.

週三, 這部太空船 -- 原名為先進太陽探測器 (Solar Probe Plus) -- 改名為派克太陽探測器, 用來紀念天體物理學家尤金.派克 (Eugene Parker).

"這是美國太空總署第一次以還活著的個人命名太空船" 該組織位於華盛頓的科學任務局 (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 副主任托馬斯.祖波申 (Thomas Zurbuchen) 表示. "這也證明他工作的重要性, 除了在科學開創了一個新領域, 同時激勵著我自己的研究及太空總署許多重要問題的進展. 我個人非常高興能參與和這位偉人及其論文有關的任務."

派克一九五八年發表研究預測太陽風的存在, 當時他是芝加哥大學恩里科.費米研究所的一名年輕教授. 那時天文學家認為行星之間的太空是真空沒有任何物質. 派克第一篇論文被否決, 但他的一位同事, 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一九八三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天體物理學家救了這份論文.

派克的論文發表不到兩年, 他的太陽風理論被衛星觀測所證實. 他的研究徹底改變我們對於太陽及星際空間的認知.

派克目前是芝加哥大學蘇.錢德拉塞卡傑出服務榮譽教授. 派克太陽探測任務的科學家艾德里安 (Zurbuchen) 及尼古拉.福斯 (Nicola Fox), 向我們展示派克和第一個探測器的比例模型及卓越公共服務獎牌.

"我很榮幸能夠和這歷史性的科學任務有連結" 派克表示.

派克太陽探測將攜帶一顆有派克照片及其革命性論文的晶片, 還有一塊刻著派克提供文字的牌子 -- 裡面有他要給太陽的訊息.

探測器最後會在三百七十萬英里的太陽軌道繞行. 太空總署表示, 觀察及資料可提供恆星物理知識, 改變我們對神祕日冕的認知, 增加對太陽風的了解將改善對於氣候事件的預測. 這些改變遍及衛星及空人甚至地球 -- 包括電力網路, 輻射照射對於航空公司航班等.

任務目標包含 "追蹤日冕和太陽風的熱度及加速能量流動, 確定太陽風來源的電漿及磁場結構和動力學, 及探索能量粒子加速和傳送的機制."

"我們已經在水星軌道繞行過, 得到一些驚人的結果, 但有些問題除非是前往太陽, 否則是無法回答" 科學家福斯表示 "為何我們要花上六十年 ? 沒有一些特殊材料這趟旅程是無法成行. 我們必須要有個隔熱罩, 幸好有它. 它必須在軌道上一直承受著前所未有過的極端高低溫度."

太陽風是來至於太陽變動的粒子流, 普遍存在在太陽系裡. 每小時以數百萬英里的速度穿越過地球, 擾動會破壞太空氣候進而影響到地球.

太空氣候聽起來不關地球的事, 但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調查估計, 沒有預防的太陽災害每年對美國造成兩兆美元損失, 及該國部分地區的停電.

為了能進入太陽軌道, 派克太陽探測器將七次飛越金星, 藉由金星引力的協助, 在七年內逐漸縮小繞行太陽軌道.

探測器最後會比水星更接近太陽. 可以更近的觀測太陽風, 速度會由亞音速到超音速.

當最接近太陽的時候, 探測器四又二分之一英吋的碳複合材料將承受華氏兩千五百度的高溫. 由於特殊設計, 太空船內部空間及儀器還是保持合適溫度.

該機構表示, 探測器速度將高達每小時四十五萬英里. 這個速度在地球可以在一秒鐘由費城到華盛頓. 這項任務也將穿越原始高能量太陽粒子來源.

任務計畫將於二零二五年六月結束.

"太陽探測器進入的是一個從未被探索過的領域" 派克表示 "這是很令人興奮我們終於可以看到一些東西. 可以對太陽風進行更詳細的量測. 我確信這裏面應該會有些一直存在, 但令人驚喜的東西."

2017-05-29

甚麼是一帶一路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5/11/asia/china-one-belt-one-road-explainer/index.html

香港 (CNN) 跨越六十八個國家, 擁有四十四億人口及百分之四十全球生產總值,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相當具有野心.

推動者給予經濟方面相當慷慨的承諾, 宣稱計畫可以讓整個世界都受益, 同時讓數百萬人脫離貧窮.

但沒有人可以明確說出計畫精確包含了那些內容, 反對者提醒, 最好的情況是計畫成為一個昂貴的泡影, 最壞的情況是中國利用這次機會擴大帝國勢力.


所以一帶一路是甚麼 ?

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確定. 基本層面上, 一帶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OBOR) 是歐亞大陸及太平洋地區, 貿易協定及基礎設施項目的總合, 但即使是參與或創立的國家, 對於精確的內容定義也模糊不清.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里斯托弗.巴丁 (Christopher Balding) 表示 "這意味著, 有些東西有些時候是, 有些時候又不是".


為何如此不清楚 ?

或許計畫原本根據某個可理解的主題而來, 但是當一帶一路變成流行字彙後, 就無法鎖定原本的標準, 用來確認那些項目是屬於或不屬於.

中國官員傾向口頭上談到這個計劃, 而不去管計畫是要推動那些具體內容, 就像是美國議員討論 "自由" 一樣.

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成鋼表示, 應該要把一帶一路視為 "哲學" 或 "黨派" 而不是實際的內容.

作為一個包羅萬象的流行語, 國家媒體宣稱一帶一路可以受益包含 : 中東和平進程, 杜拜新興事業, 貨幣交易, 全球脫貧, 新疆醫療行業, 澳洲飯店, 核能發電, 波蘭的果園, 及整個世界.

中國歐盟商會部長霍特克 (JörgWuttke) 在本週提出警告表示, 越來越多新創事業 "被中國公司劫持, 中國企業為了逃避資本控制, 把貨幣偽裝成國際投資及夥伴關係走私出口".


名字怎麼來的 ?

一帶一路沒有明確的命名, 即使縮寫為 OBOR 也無助於內容的混淆.

初始計畫包含兩個主要部分 :

絲綢之路經濟帶 : 由中國延伸到歐洲的道路, 包括一系列貿易和基礎設施項目.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沿著亞洲及太平洋, 海運和港口發展的海上網絡.

這兩個項目合併稱為一帶一路, 或是新絲綢之路.


中國為什麼要做這個 ?

根據中國國家媒體報導, 一帶一路計畫已經投資了一兆美元, 未來十年還會投入數兆美元.

對於北京來說有兩個主要好處 : 經濟和政治 -- 這兩項也都有重大風險存在.


會有什麼經濟利益 ?

近幾年經濟成長趨緩, 中國飽受重工業產量過剩之苦, 包含鋼鐵, 水泥及鋁業.

處理國內需求下降的方式包含裁員 -- 大約有一百二十萬人在二零一六及二零一七年被裁員 -- 還有就是擴大海外需求.

經濟學人智庫 (EIU) 分析師尼克.馬羅 (Nick Marro) 表示 "中國利用一帶一路計畫, 當成國內生產過剩產品出口的一種方式".

國際金融公司前負責人蔡金勇表示, 這項計畫也會為中國貨品打開新市場, 刺激那些依賴歐洲或美國的國家而放緩潛在的經濟.

"中國用自己的資金去幫助其他國家, 讓這些國家富有, 同時又變成中國產品的客戶" 他說.


有甚麼經濟風險 ?

雖然中國會由一帶一路中取得大部分利益, 但承擔了大部分風險.

參與一帶一路的許多關鍵國家 -- 位於中東, 非洲及東南亞 -- 在經濟及政治都是不穩定及腐敗.

許成鋼教授表示, 一帶一路資助國中國政府曾擔了許多不確定性的風險. 他提出警告, 如果一些項目同時失敗, "那整個計畫就可能會崩潰."

克里斯托弗.巴丁教授表示, 中國 "海外投資紀錄很差", 並指出中國在委內瑞拉, 斯里蘭卡和緬甸的項目大部分都有問題.

他特別補充說明, 一帶一路的特點是 "中國並不是著眼於經濟".

霍特克提出警告說, 這個項目將被標示為 "一頭巨大的白色大象 (用來形容浪費又無用的東西), 沿著規畫的路將留下大量被浪費掉的資源".


會有什麼政治利益 ?

大部分的分析師都同意, 與其說是貿易及發展, 一帶一路主要還是一個政治項目.

對比於馬歇爾計劃 -- 由美國主導, 重建受二次大戰重創的西歐國家, 美國也在之後成為全球超級大國 -- 雖然中國通過國家媒體反對這項比喻.

根據 "中國的亞州之夢 : 沿著新絲路建立的帝國 (China's Asian Dream: Empire Building Along the New Silk Road)" 一書作者湯姆.米勒 (Tom Miller) 的說明, 一帶一路是中國要 "恢復亞洲歷史統治地位" 計畫的一部分.

"中國新帝國將建立在非正式, 大部分是經濟, 以現金為前提再和硬體基礎建設綁在一起" 米勒書中寫道.

克里斯托弗.巴丁教授表示, 一帶一路說是嚴格的經濟計畫, 倒不如說 "更像是中國要贏得朋友及重要人士的外交努力".

這些努力將在五月十四及十五兩天在北京展現出來, 世界領袖包含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 (Vladimir Putin),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將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有甚麼政治風險 ?

如果一帶一路計畫成功, 中國將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取代美國成為主要的超級大國 -- 但許成鋼教授表示, 由於計畫過於龐大, 會有相當多的計畫內容被取消.

除了經濟上的問題外, 亞洲的一些計畫也有安全上的重大隱憂, 像是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 一個部落蠢蠢欲動的地區, 這裡巴基斯坦已經部屬了超過一萬三千多名武裝部隊來保護這個計畫.

分析師尼克.馬羅表示, 之前中國的海外投資聲譽並不好, 因為並未帶動當地的經濟.

他說 "就有名的例子就是目前在非洲的投資, 在那裏有很多大型國營企業設立的公司, 勞工由中國引進 -- 而不是在當地僱用 -- 然後開採原礦材料出口回中國."

馬羅表示, 中國的海外投資及其運作方式日漸成熟, 但一帶一路這個項目如此龐大, 要對每個不同要項都能有效監控恐怕會有實行上的困難.

由於一帶一路計畫非常龐大, 如果出現問題, 將對中國在世界上的名聲有極大的影響.

2017-05-21

數位時代如何定義出軌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5/16/health/cheating-internet-sex-kerner/index.html

(CNN) 塔拉和她的先生麥可 (不是他們的真實姓名), 最近一起來找我 -- 塔拉認為麥可 -- "不忠".

塔拉說他在線上找尋其他女人. 但麥可認為他並沒有做錯什麼, 他沒有欺騙她的妻子.

當我詢問這對夫妻更多問題後, 終於弄清楚了, 麥可並沒有尋找新伴侶. 他只是在 Google 他的前任, 在社群網站上查看她的訊息, 可是並沒有和她連絡.

我們很自然的會想知道過去的戀人現在過得如何, 網路很容易將想知道和衝動行為結合在一起. 這就是這件事情麻煩的地方. 雖然麥可認為他的行為只是好奇, 塔拉卻覺得婚姻受到威脅.

這種爭論最近很常看到 : 伴侶對於出軌有不同的定義.

最近 Deseret News 作了一項調查發現, 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和另外一個人有親密關係就是出軌, 但有其他各種混亂的關係型態是沒有共識. 例如, 只有一半的人認為傳送情慾簡訊屬於出軌. 所以出軌構成的真正要素是什麼, 特別是在這個數位時代中 ?


如何定義出軌 ?

毫無疑問, 網路讓人們比以前更有機會沉迷在裡面.

"人與人的聯繫很方便, 對於出軌的定義已經改變了" 臨床心理學家及婚姻治療師蘇.強生 (Sue Johnson) 表示. "調情及各種程度的親密關係機會增加很多, 規則很難弄清楚."

根據心理學家迪倫.塞勒特曼 (Dylan Selterman) 及其他人的研究發現, 所謂的數位出軌似乎觸發了某些人特定的道德反應.

"有些人會關注純潔及神聖 -- 像是過度宗教信仰的人 -- 對於情慾簡訊或其他使用數位資訊的類似行為, 會有強烈的道德批判," 塞勒特曼解釋.

有趣的是, 網路也讓一些夫妻找到保持彼此忠誠的方法 -- 或是說, 他們認為他們合理使用網路.

"我發現有許多夫妻使用色情及社群網站來維持婚姻, 而不是用來出軌" 性別關係專家塔米.尼爾森 (Tammy Nelson) 說明.

"忠誠在他們的想法裡面就是不和其他人睡覺, 網路只是一種尋找變化及刺激的方式, 只要在現實生活中不要迷失就可以了."

當然, 這個問題在於伴侶雙方需要對出軌作出定義, 同時對於邊界保持尊重.

"出軌的定義不是單方面認為就可以. 需要透過受傷伴侶眼睛一起找出答案," 臨床心理學家詹妮斯.亞伯拉罕 (Janis Abrahms Spring) 表示 "如果你的伴侶在房間裡, 對於你的行為感到不舒服, 你就必須想一下你是否作了什麼傷害到他, 或觸犯到他的想法."

當代心理治療研究所的心理治療師馬蒂.鮑比 (Marty Babits) 由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我會擔心落入由兩者之中明確受害者的視角, 出軌由他來定義 ... 出軌這個名詞在夫妻之間常會混淆, 一般首先要處理的是內疚和恥辱."


可以偷窺嗎 ?

現代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出軌機會, 可是它也不斷的吸引人去偷窺你的伴侶.

根據經驗, 許多夫妻最大的問題不是做了甚麼, 而是圍繞在周圍的秘密. 例如, 研究證實婦女對於另一半偷看色情影片卻說謊, 對比於誠實會表現得更加不滿意. 這種不滿會導致更想知道裡面藏了什麼.

"如果人們開始害怕, 無法承受的焦慮會讓他們開始窺探" 強生表示 "如果你已經傷害到你的伴侶而且想修補關係, 讓一切透明不要隱藏任何東西, 如此才能讓他停止窺探."

但知道隱秘和隱私之間的差別也是很重要, 性別治療師麥克.亞隆 (Michael Aaron) 解釋. "我覺得隱私是對自己很重要, 但不一定會影響到夫妻關係, 而隱秘通常會透過一些非常態的方式影響到另一半," 他說 "例如作夢夢見前女友是有些隱私, 另一半不需要知道, 外遇就是隱秘, 會影響到伴侶及雙方的關係."


夫妻之間要如何相處 ?

如果要保護雙方關係避免出軌, 溝通是關鍵. 必須透過對話定義出雙方都可認定的出軌定義 -- 不論是談到前任, 去脫衣舞俱樂部, 傳送情慾簡訊或其它 -- 還有這些對於夫妻關係的含意是甚麼.

"和你的伴侶溝通所認定的出軌定義. 在有差異的地方, 則專注於可帶來最大情感安全和親密關係上的事物" 治療師史考特 (Scott R. Woolley) 如此建議.

經驗中, 如果有些行為觸發了脆弱及焦慮, 這時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這個機會去討論, 辯論, 即使無法達成共同想法也沒關係. 無法達成的協議及清楚知道彼此所處的立場 -- 例如觀看色情影片, 和前任聯絡 -- 這些會讓你了解你的伴侶的認知, 知道你伴侶的想法.

這些認知及想法會帶來安全的力量. 當雙方關係發生類似情況, 我們經常選擇逃避這個機會, 然後行為往隱秘方向移動, 甚至為了不刺激伴侶選擇了說謊, 謊言及隱秘掩蓋了可能有危害的實際行為.

緊密的關係來至於堅強的個人, 容許不同想法, 在維護雙方關係的前提下, 以某種方式的實踐及妥協. 維繫關係需不斷的相互協商, 如果沒有上述這些問題出現, 你們的關係就沒有機會去學習及成長.

晚期心理治療師雪莉 (Shirley Glass) 在她的出軌情緒經典之作 "不只是朋友 (Not Just Friends)" 中暗示讀者 "恰當的維護好窗戶及牆. 在家把窗戶打開. 放一道隱私的牆在那些會危害到婚姻的事物前" 這是很好的建議, 如此如何定義出軌就沒那麼重要了.

2017-05-14

我們真正需要多少運動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3/29/health/how-much-exercise-metzl/index.html

(CNN) 在工作交期, 家庭責任和每天生活壓力下, 我們有合理的藉口無法達到計劃的健身目標. 這也就是為甚麼, 運動規劃要儘可能的有效率.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及美國心臟協會建議, 每週作兩個半小時中度身體運動. 理想的情況就是一週五次, 每次三十分鐘, 像是慢跑, 跳舞, 騎腳踏車或是游泳. 中度身體運動就是持續從事十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對話. 所以下次可以約個人邊運動邊對話, 還可以完成運動需求.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發表, 有些人無法完成每週五次的運動要求, 改成周末健身一百五十分鐘, 就是所謂的 "周末戰士" 模式. 原本分散在一周的運動需求一次完成. 整周完全沒運動下, 一次超過十英哩可能會有運動過量引發跟腱炎的風險.


如果時間不夠, 強度就很重要

證據顯示, 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強度增加運動時間就能減半. 意思是說原本要三十分鐘的訓練, 幸運的只要一半時間十五分鐘就可以. 如我的書 'The Workout Prescription' 所述, 提高訓練強度來縮短時間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安全的.

和中度身體運動不同, 高強度訓練會呼吸急促對話會困難. 高強度間歇訓練雖然辛苦, 但過程並不花俏. 可以在任何地方練習, 像是起居室, 車庫或地下室. 只需要有開放空間, 一組輕啞鈴和強烈的動機就可以.

高強度間歇訓練一般來說對任何年齡層都是安全的, 但如果超過四十歲, 而且之前未做過類似運動, 建議還是要詢問一下醫生.


為何運動如此重要

運動有明顯的好處. 人們會感覺精神比較好, 外型比較好看. 如果有固定運動, 生活各方面表現都會好一些. 經過醫學界證實, 運動在醫學方面極大的科學效益, 遠遠超過可以穿上合身的新西裝, 或是修長的瑜伽褲.

在身體方面, 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 運動不只是鍛鍊身體, 更廣泛的來說可保持健康. 運動可治療憂鬱, 焦慮和睡眠障礙. 對心臟來說, 可以降低血壓, 降低膽固醇, 減少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運動可降低及預防腸道發炎及第二類型糖尿病, 這兩種疾病在美國是相當昂貴的健康問題, 每年投入超過一千億美元在這方面. 最近一項超過一百四十四萬人的研究發現, 固定運動可以減少得到十三種常見的癌症的風險, 包括乳癌, 大腸癌, 卵巢癌, 子宮內膜癌.

每周一百五十分鐘中度身體運動或七十五分鐘高強度訓練, 就可得到運動的主要好處.

運動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藥物, 每個人都可做, 沒有副作用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也是為甚麼要推廣運動時配戴健身追踪器, 追蹤身高, 體重, 脈搏和血壓等重要生命數據. 運動促進健康與保健, 那就開始關注它吧 !


甚麼是最合適的運動

哪種運動最適合你 .... 就是那些你真的會去做的運動 ! 就如我之前的專欄所述, 微笑樂觀的遵守運動承諾. 如果心情還不錯, 那就繼續你目前所從事的運動.

在身體維護方面, 大部分的運動都可以, 包含耐力訓練如步行或游泳, 柔軟訓練如瑜伽和重量訓練. 雖然沒有確切的科學公式計算, 不過大約就是這幾種組合. 每周兩次慢跑, 一次到兩次高強度間歇訓練, 參加瑜伽課程. 這沒有標準答案, 重要的是找到你樂意去從事的運動.

盡你的可能去運動, 沒有上限限制. 如果可能, 盡量保持在每周建議標準之上, 如此選擇會讓你遠離醫生和醫院.

2017-05-07

科學家現在可以在太空中計算瀕危鳥類的數量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5/04/technology/endangered-birds-space-satellite/index.html

科學家現在有新方式來計算瀕危鳥類的數量 -- 使用太空中的衛星影像.

根據週四 Ibis 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 來至英國南極考察團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的一個團隊研究, 高解析的衛星影像可以由太空中看到信天翁.

信天翁 -- 大型海鳥, 大部分是白色, 翅膀展開可達十一英尺 -- 是世界上最受到威脅的鳥類之一. 因為牠們都生活在偏遠和難以到達的島嶼上, 所以很難研究牠們.

根據該項研究人員表示, 這是第一次由太空中使用衛星影像計算單一種鳥類. 之前的研究都是比較小的動物, 用來作 "概念驗證 (proof of concept)". 該團隊在北方皇家信天翁整個繁殖季節從事研究, 計算物種數量是保護工作的一項關鍵要素.

研究人員使用來至於 WorldView-3 的衛星影像, 影像可以看到小到三十公分的物體. 這些鳥類在衛星影像中就是一個小白點.

"牠們很好辨別" 報告的主要作者彼得.弗雷特威爾 (Peter Fretwell) 對 CNNTech 說.

研究人員知道這些白點是信天翁而不是其牠鳥類, 因為通常牠們不會在其牠鳥類附近繁殖, 而且附近也沒有其牠白色大鳥. 雖然信天翁在衛星影像中可能會和白色岩石混淆, 但通常信天翁會生活在平坦有植被的地區, 弗雷特威爾表示.

為了測試衛星影像的準確性, 團隊在阿根廷東南方偏遠島嶼南喬治亞, 計算當地漂泊信天翁 (wandering albatross) 的數量. 他們發現衛星算出來的數量和實地算出來的差不多.

"我們發現使用衛星影像確實是計算數量很好的方式" 弗雷特威爾說.

他們使用相同方法計算位於紐西蘭本島東方查塔姆群島 (Chatham Islands) 的北方皇家信天翁. 因為那裡地處偏遠很難到達, 所以族群數量一直是未知. "其中一個族群很穩定, 但另一個族群數量比我們預估來得低" 弗雷特威爾說.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認可的二十二種信天翁中, 有十種是瀕臨危險或極度危險. 剩下的也被歸類於易受傷害或接近威脅.

傳統鳥類計算是昂貴且困難 -- 研究人員不是在地面人工計算, 就是承租飛機拍攝航空照片. 這兩種方式還要看氣候的臉色.

"只要天氣晴朗, 衛星都可以拍攝. 幾乎是沒有任何限制" 弗雷特威爾說.

弗雷特威爾認為相同方法也可以正常使用到其牠大型鳥類, 像是紅鶴, 鵜鶘, 天鵝和鵝. 相同技術也開始用來觀察大型動物, 像是北極熊及牛羚.

"這項技術對於全球資源保護是非常寶貴, 它可以提供瀕危物種幾乎是及時的訊息" 報告的共同作者保羅.斯科菲爾德 (Paul Scofield) 補充說明.

2017-04-30

能量飲料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4/26/health/energy-drinks-health-concerns-explainer/index.html

(CNN) 能量飲料或許很受歡迎 -- 二零一三年能量飲料市場達三百九十億美金, 預估二零二一年將到達六百一十億美元 -- 但健康專家卻表示這不是好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發出警告, 飲料 "或許會危害到公眾健康". 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提醒, 兒童 "不應該飲用".

美國飲料協會 (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 認為能量飲料是安全的, 他們指出飲料中許多成分在一般食物中也有, 而且已經通過嚴格的安全檢驗.

所以究竟包含那些成分, 又會如何影響身體 ?

位於休斯頓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麥高文醫學院, 體育心臟病專家約翰.希金斯博士表示, 多年以來關心這個議題的專家已經有了很接近的答案.

大部分的能量飲料包含大量的咖啡因; 糖; 像是維生素 B 的維生素; 合法的興奮劑, 例如生長在亞馬遜的瓜拿納 (guarana); 牛磺酸, 一種天然存在於肉類及魚類的胺基酸; 左旋肉鹼 (L-carnitine), 一種存在於人體協助脂肪轉換成能量的物質.

位於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的梅奧醫院臨床營養師凱瑟琳.澤拉茨基 (Katherine Zeratsky) 表示 "整體來說, 我們顧慮的是這些維生素, 胺基酸及草藥濃度通常高於天然食物或植物, 特別是加上咖啡因會增大整體效果,"

曾經領導多項能量飲料對於健康影響研究的希金斯博士也同意這個看法.

希金斯博士說, 咖啡因, 糖和興奮劑, 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確定這些成分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

"它們是個黑盒子. 我們真的不是很了解它" 希金斯博士對於能量飲料如此表示.

"人們必須意識到這點" 他說 "對於一些族群來說它可能是有潛在危險, 像是未滿十八歲, 懷孕的婦女, 對於咖啡因過敏的人, 不經常攝取咖啡因, 及正在服用某些藥物, 像是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 Adderall 藥品."

美國飲料協會發言人瑞秋.希克斯 (Rachel Hicks) 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 世界上許多人已經安全消費能量飲料超過二十五年.

"飲料中許多成分, 像是維生素 B 和牛胺酸在許多天然食物中都可以發現" 這份聲明中表示.

"事實包括, 能量飲料已經被全球政府安全機構廣泛研究並確認飲用是安全, 其中包含最近剛審查過的歐洲食品安全局. 美國能量飲料領導製造商更主動在責任標籤及市場行銷超越聯邦的要求, 包括在包裝上標示咖啡因總含量 -- 所有物料來源, " 這份聲明表示 "就在最近二零一五年, 歐洲食品安全局再次確認能量飲料的成分, 像是牛磺酸不太可能會和咖啡因相互作用增強效果."

這裡我們看一下, 根據專家的看法, 過量的能量飲料會影響身體哪些部分.


'他的心臟動脈完全被鎖住'

當你灌下能量飲料之後, 或許會注意到你的心跳速度加快了.

希金斯博士說, 心跳速度加快可能會造成健康上的風險, 因為 "能量飲料不只提高壓力, 增加心跳速度, 增加血壓, 還會讓血液變得濃稠,"

能量飲料會對心臟及心血管系統產生影響, 可能是因為咖啡因和其它如牛磺酸等成分相互作用所造成, 希金斯博士表示.

牛磺酸是常見的胺基酸, 會影響血液中水分及礦物質的含量. 能量飲料都會添加來至亞馬遜的植物瓜拿納, 這種植物已經含有咖啡因, 會增加飲料中咖啡因的總量.

"有幾個飲用超過一罐以上能量飲料, 發生心臟突然停止的例子, 當他們對這些人作分析, 除了在藥物毒理學上發現很高的咖啡因及牛磺酸外, 並未發現任何其它異常" 希金斯博士表示.

"有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 喝了八罐能量飲料之後心臟突然停止, 他心臟動脈完全鎖住. 事後解剖發現, 除了過高的咖啡因及牛磺酸, 身體狀況一切正常"

可能是咖啡因和其他能量飲料成分交互作用, 抑制到動脈正常擴張, 特別是在運動過程之中, 希金斯博士說.

"運動時心臟附近的血管會變得更大; 如此可以讓更多血液流向心臟," 他說.

週三美國心臟協會雜誌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發表一項小型研究, 飲用三十二盎司的能量飲料和其它等量咖啡因飲料相比, 心臟的心電和血壓反應會更高. 但這項研究只有十八個人參與.

"因為一些條件限制, 我們的研究應該被謹慎的解釋" 該項研究作者表示 "重要的是, 只有咖啡因的群體有顯著結果, 所以要說能量飲料會造成基準線的變化就不是那麼令人震驚."

大量的咖啡因不只會影響到身體, 對大腦也會有影響.


能量飲料和大腦

根據二零一五年國際健康科學雜誌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s), 攝取超過兩百毫克的咖啡因就可能產因咖啡因中毒現象. 症狀包含焦慮, 失眠, 胃腸道刺激, 肌肉抽搐, 煩躁不安和時間停止現象. 所以能量飲料的影響大小要看喝了多少.

"為了讓你對於這些飲料咖啡因含量有概念, 每罐 Java Monster 含有一百毫克, 5 Hour Energy 每罐是兩百毫克, 而且要注意一下, 這不包括能量飲料中會增強咖啡因作用的興奮劑"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營養學系營養專家和副主席 Sheri Zidenberg-Cherr 教授表示.

美國軍方也曾因軍隊飲用過多能量飲料發出警告, 睡眠中斷, 簡報及警戒時期的疲憊可能和這種情況有關.

根據二零一零年一項研究顯示, 服勤人員每天喝三罐以上的能量飲料, 和每天喝兩次以下的水相比, 平均每天睡眠只有四個小時或更少.

衛生及軍事聯盟 (Consortium for Health and Military Performance) 根據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公共衛生中心 (Navy and Marine Corps Public Health Center) 的建議, 海軍及海軍陸戰隊服勤人員, 每四個小時咖啡因攝取量不得超過兩百毫克, 每天應該不超過八百毫克.

一些論文和研究將能量飲料和心理健康風險的增加關聯起來. 然而去年咖啡因研究雜誌 (the Journal of Caffeine Research) 上一份檢討報告指出, 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這之間有因果關係.

現在能量飲料越來越受歡迎, 特別是在青少年之間, 許多健康專家擔心這會影響到這群年輕的消費者.


跟著大人一起喝的 '能量' 孩童

因為能量飲料含有大量的咖啡因,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建議兒童應該避免飲用.

對於十二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 學會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的建議, 每天攝取量不要超過一百毫克.

Zidenberg-Cherr 教授說, 對於青少年來說, 如果咖啡因攝取量每天超過一百毫克, 可能會引起血壓增高.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 二零零七年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位介於十二歲到十七歲的美國人, 因飲用能量飲料被送到急診室的確診病例. 這個數字在二零一一年增加到一千四百九十九位.

根據梅奧醫院的說法, 成年人每天攝取超過四百毫克的咖啡因似乎是安全的.

梅奧醫院的凱瑟琳.澤拉茨基表示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飲用能量飲料應該不要超過一罐."

Zidenberg-Cherr 教授說, 由於能量飲料行銷的方式, 一些家長和孩童可能不知道飲料可能會有健康方面的潛在風險.

"現在並沒有對青少年行銷能量飲料的規定" 她說.

因為可以額外提升能量, 能量飲料在年輕的運動員之中很受歡迎. 而全國高中協會聯合會建議, 在身體運動之前, 期間及之後不要混合著水一起飲用.

而且, 能量飲料經常會添加的成分瓜拿納, 已經列入國家大學體育協會 (NCAA) 的禁藥清單, 這在他們的網站上可以找到.

希金斯博士, 這位休斯頓的運動心臟病專家說, 有個周日早上在街上雜貨店購物時, 他看到一位女士拿著十二瓶裝的紅牛 (Red Bull). 一位大約十一歲的小男孩應該是他的兒子, 穿著足球裝備站在她旁邊.

他們在櫃檯前排隊等著結帳.

"他們正在對話, 小男孩說 '額, 是, 我們今天上半場應該會表現得很好, 因為我們有紅牛', 所以我想, 哦, 我們這一代是橘子, 香蕉, 水和果汁, 他們現在是能量飲料" 希金斯博士說.

"這一幕告訴我, 那位媽媽顯然不知道能量飲料不像是橘子, 香蕉甚至果汁" 他說 "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野獸, 而這部份正是一般人弄不清楚的地方."

2017-04-23

為何五角大廈希望大家去入侵他們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4/11/technology/hack-the-pentagon-synack-bug-bounty/index.html

詹姆斯.馬蒂斯 (James Mattis) 就任國防部長的第一天, 他就遇到一個系統缺陷問題. 一個駭客團隊在國防部用來傳送電腦檔案的工具中, 發現一個關鍵缺陷.

這個團隊是問題獎勵計畫的一部分 -- 駭客專家如果在企業機構或政府組織發現問題缺陷, 將會得到獎賞.

彼得.亞沃爾斯基 (Pete Yaworski) 是全世界協助確認國防部兩個內部系統安全問題八十個白帽駭客中其中一位. 三十二歲加拿大人, 就職於 Synack 公司 DISCREET 團隊中, Synack 是家擁有四百萬美元入侵五角大廈合約的公司.

在今年二月剛結束為期三個月的項目中, 亞沃爾斯基和 Synack 公司的駭客團隊深入關鍵系統, 尋找會影響全球軍事任務的漏洞. 當他們開始入侵系統, 只花了四個小時就發現重要的系統錯誤.

週二, Synack 宣布微軟創投 (Microsoft Ventures) 將投資他們公司兩千一百萬美元.

不像是一些工程師, 工作就是專門尋找系統缺陷問題, 亞沃爾斯基是個自學駭客, 白天他在安大略政府任職電腦工程師. 夜間他則是 Synack 公司的承包商, 尋找像是五角大廈公司客戶的安全漏洞. 亞沃爾斯基在 Coursera 課程自學資訊安全, 閱讀研究論文, 參與線上小組, 最後寫了一本關於問題獎勵的書.


入侵五角大廈

Synack 公司的駭客是首批外界人士進入五角大廈那些不為人知的系統, 但他們的前輩們已經把路鋪平了.

去年春天, 五角大廈成為美國政府第一個推動問題獎勵計畫的部門.

"在這之前, 在國防部網站找到一個漏洞是非法的, 即使只是想反應讓他們修復也是一樣" Luta Security 創辦人凱蒂.穆蘇里斯 (Katie Moussouris) 表示. 五角大廈問題獎勵計畫是由她推動的.

經過二十一天的試運作, 數百名駭客參與, 政府宣布擴大計畫.

去年十一月, 國防部發起第一個持續的問題缺陷尋找計畫 -- 從此在電子郵件或網站上研究, 確認及報導缺陷問題才合法. 未來三年 HackerOne 及 Luta Security 公司將承辦十九場目標為政府系統的公開駭客挑戰.

其中有些事項要注意, 例如駭客不能使用阻斷服務攻擊讓網站無法運作, 或是讓政府員工無法使用系統.

美國政府這項措施也吸引了海外目光. 今年三月英國政府宣布第一個問題尋找試運作計畫, 他們找來 Luta Security 公司來協助他們.


防禦系統的福音

引入外部駭客的協助, 華盛頓的領導人希望國防部這種作法能引起聯邦政府注意 : 運用私人網路安全專家來處理聯邦安全問題.

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都有自己的安全專家. 但兼職駭客加入可以更快速的解決問題.

Defense Digital Service 公司總監克里斯.林奇 (Chris Lynch) 表示, 他們對於問題獎勵計畫越來越有興趣, 這導致該公司內部文化的轉變.

"我們有些人是木工, 他們對我說 : '嘿 ! 我知道這系統運作方式, 我能由這裡面找到問題'" 林奇對 CNNTech 表示 "事實上, 當我向國防部長介紹問題獎勵計畫及系統脆弱發現外包專案, 這就是一項很驚人的進展. 這些事在兩年前是不會發生."

政府機關的獎金並不相同. Synack 挑戰的是最高的三萬美元. 一般來說, 人們做這個並不是為了錢. 林奇和穆蘇里斯都表示駭客只是展現他們認知的義務, 或只是簡單的吹噓他們有能力入侵五角大廈.

亞沃爾斯基說他有動機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雖然他不是美國公民, 但他的愛國主義還是會驅使他完成一些事.

"我不認為其他政府有關注到這點, 同時考慮到自己有這方面的機會" 亞沃爾斯基表示 "身為加拿大人的驕傲, 也許加拿大政府也會採取類似的做法."

2017-04-16

吃雞蛋健康嗎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4/14/health/eggs-healthy-food-drayer/index.html

(CNN) 就某方面來說, 雞蛋對身體非常好.

首先, 雞蛋是營養密集食物. 它含有高品質蛋白質, 這意味著雞蛋能提供九種人體必要的胺基酸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而這些胺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須藉由飲食而來. 雞蛋中的蛋白質可以協助維持生長肌肉及增加飽足感, 這兩者對於控制體重都很重要.

雞蛋也是少數含有維生素 D 及膽素的食物, 其中膽素能防止新生兒有缺陷. 它還含有維生素 A, 維生素 B12, 核黃素 (B2) 和抗氧化硒, 及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這些可以保持眼睛健康.

雞蛋大部分的卡路里, 維生素及礦物質都在蛋黃裡.

那麼雞蛋中的膽固醇呢 ? 雞蛋確實是高膽固醇食物, 大部分在蛋黃中, 但它的飽和脂肪比較低, 飽和脂肪是血液中高膽固醇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個原因, 美國政府所公布 2015-2020 年美國人飲食指南雞蛋得到綠燈.

實際上根據最近一項整合分析發現, 經常吃雞蛋 (每天一顆) 和心臟疾病及中風風險的增加無相關性. 2016 年芬蘭一項研究一千多名男子的結論顯示, 雞蛋及膽固醇的攝取和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增加無關聯, 即使其中有人是遺傳高風險族群, 或是食用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有強烈反應的人.

還有什麼比雞蛋對你的健康更有幫助, 雞蛋也可以和其它食物一起搭配. 一個水煮雞蛋有七十一卡路里和兩克飽和脂肪, 蛋黃和菠菜做成煎蛋捲是個不錯的選擇. 配有荷蘭醬及培根的班尼迪克蛋大約有八百個卡路里和二十六克飽和脂肪.

所以你可以隨意享用雞蛋, 怎麼吃都可以. 和飽含膳食纖維食物像是水果搭配, 蔬菜及全穀物.

2017-04-09

中國櫻桃口味可口可樂印上巴菲特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4/04/news/companies/warren-buffett-cherry-coke-china/index.html

中國群眾將和巴菲特熱愛的櫻桃口味可口可樂一起見面.

身家億萬的投資家, 將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卡通造型出現在特別版本的櫻桃口味可口可樂罐子上.

巴菲特協助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調味汽水, 這位八十六歲的老人宣稱這種含糖飲料是他保持年輕的秘密.

這位波克夏.哈薩威 (Berkshire Hathaway BRKA) 的執行長是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 目前身價七百四十九億美元. 他只喝可口可樂.

他對雅虎新聞表示, 協助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廣是免費, 因為這對他及可樂製造商都有好處.

波克夏.哈薩威是可口可樂 (KO) 最大的單一持有者, 他們的投資目前價值一百七十億美元. 巴菲特也是一位真正的可樂消費者, 他在二零一五年表示, 他一天最少要喝五罐 -- 在辨公室喝一般口味, 在家喝櫻桃口味.

這家飲料巨頭運用巴菲特對於中國投資家及消費者龐大人氣. 一般品牌會用運動員或是流行歌星來代言, 用一個億萬富翁或許有點怪.

但巴菲特在中國也是某種型態的搖滾巨星.

"馬雲及巴菲特因為他們成功, 大家會喜歡他們, 擁有教宗般的地位," 市場營銷機構智威湯遜 (J. Walter Thompson) 中國區首席執行長周世雄表示. 馬雲是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億萬富翁創始人 (BABA Tech30).

根據周世雄的說法, 中國消費者也逐漸厭倦流行歌手及名人形象代言.

"櫻桃口味可口可樂用上巴菲特, 絕對是很正確的選擇" 他說.

可口可樂對於 "巴菲特先生同意這個想法感到驚訝" 該公司中國市場行銷總監 Shelly Lin 在網上表示 "但我們相當高興, 銷售狀況很好."

該公司表示, 櫻桃口味可樂上個月在中國推出.

巴菲特過去在中國總能吸引大筆資金. 一家中國遊戲公司籌集超過兩百三十五萬美元, 於二零一五年一場慈善拍賣會贏得和這位億萬富翁午餐.

去年估計有三千位中國人投資者前往奧馬哈先知家鄉參加波克夏.哈薩威年度股東大會. 在開幕致詞中巴菲特歡迎來至全世界的人們,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 現在同步翻譯只有一種語言 : 中文.

2017-04-04

在 Visual Studio Web 專案增加異常處理


示範用的是 VS 2007, 但其它本版的 Visual Studio 操作過程幾乎是完全相同.



首先在項目中增加全域應用程式類別 Global.asax



在 Global.asax 中找到 Application_Error, 裡面放進送給自己 Mail Code.

Exception 是一定要有.

Dns.GetHostName() 可以知道是哪台機器送出來的.

HttpContext.Current.Request.Url 可以知道是哪個網頁有問題.

完成後只要系統有任何 Exception, 都會 Mail 出來.



但還有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系統會把 Exception 的資訊傳給使用者, 包含程式碼. 萬一 Exception Code 位置有敏感資料, 如系統 id password 那就麻煩大了.



製作一個異常顯示頁面, 就是 Exception 發生時想讓使用者看到的畫面.

然後到 Web.config 裡找到 system.web, 把 customErrors 裡面的 defaultRedirect 指向異常畫面.

如此萬一有 Exception 發生, 就不再出現有 Code 但使用者覺得莫名其妙的畫面.



2017-04-02

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7/03/20/travel/worlds-happiest-countries-united-nations-2017/index.html?iid=ob_lockedrail_topeditorial

(CNN) 挪威人有很好的理由慶祝國際幸福日.

他們過去兩年都排行第四, 今年挪威連跳三級取代三屆冠軍丹麥, 首次贏得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根據周一聯合國在永續發展方法網路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發布最新幸福國家報告, 丹麥今年下滑至第二, 緊跟著是冰島, 瑞士, 芬蘭, 荷蘭, 加拿大, 紐西蘭, 而澳洲及瑞典並列第九名.

丹麥在最近四次有三次獲得第一, 而瑞士只有一次贏得最幸福國家頭銜.

美國排名十四, 比去年下降一名.

其他超級大國也沒有北歐國家來得好.

德國連續兩年排行十六, 英國上升四名來到第十九, 俄羅斯上升了七名目前是四十九. 日本上升兩名得到五十一, 而中國上升四名目前是七十九.

住在中非共和國的人民是一百五十五個調查國家中最不幸福, 接著是排名一百五十四名的蒲隆地, 一百五十三坦桑尼亞, 一百五十二敘利亞和一百五十一的盧安達.


幸福感來至於許多事情的總合

幸福的來源不僅只有金錢, 雖然它是其中一部分.

報告指出, 國內人均生產總值是其中一個關鍵指標.

報告作者也說明指標還包含, 慷慨寬大, 健康生活預估, 對於未來的期待, 自由選擇生活方式及選擇遠離貪汙腐敗.

他們說比起一個個分析教育, 政府, 健康, 收入及匱乏, 還不如只關注於人們的福祉.

"世界幸福報告持續受到全球關注, 因為正確的政策必須知道什麼是對人們最重要 -- 就是他們的幸福" 報告共同作者杰弗里.薩克斯 (Jeffrey Sachs)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

"就如同許多國家所述, 這份報告證實幸福是強大社會基礎建立之後的結果. 所以現在應該建立社會信任及健康生活, 而不是武器及圍牆. 讓我們的領導者面對這個事實."


不只是金錢

儘管原油價格下跌, 挪威的油價漲幅是世界前幾名, 這表示國家使用財富 -- 不僅僅是不計一切代價讓它增加.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報告共同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約翰.赫利韋爾 (John Helliwell) 表示.

"將石油生產及投資獲利, 投入社會福利造福後代子孫, 挪威已經擺脫許多產油國家飽受油價波動的影響."

加拿大高級研究所聯合主任赫利韋爾補充說明 "高度的相互信任, 共同目標, 慷慨及好的政策, 會讓重點由現在轉向未來".

"所有這些都可在挪威發現, 同時也可以在前面幾名的國家發現."


工作的幸福

今年的報告同時也注重工作環境的幸福.

"人們花在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多, 了解就業及失業在幸福感形成所扮演的腳色就很重要"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授戴奈維 (Jan-Emmanuel De Neve) 表示.

"研究顯示, 就業狀況, 工作型態, 及行業類別的不同, 幸福感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戴奈維是幸福報告中關於工作章節的共同作者, 他補充說明支付高薪者會比較快樂, 但金錢只是預測幸福感指標的一部分.

"工作生活的平衡, 工作種類和自主程度都是影響幸福感的重大因子" 戴奈維表示.

"即使控制了任何可能混雜的因素, 白領和藍領在幸福感上有很明顯的差異, 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士其生活品質會高於其他手工勞動工作者."

這份報告還鎖定了其他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研究中心福利計劃主任理察.萊雅德 (Richard Layard) 表示 "有錢的國家最大單一嚴重問題是精神疾病".


"國家幸福總值" 的誕生

國家幸福感由小國不丹開始. 他們的總理於二零一一年於聯合國首次提出世界幸福日, 之後國際開始關注幸福感.

聯合國大會在二零一二年宣布三月二十日為世界幸福日, 認為 "幸福和福利是生活在世界上所有人類普世的目標和願望."

由二零一二年四月開始, 聯合國高階會議對於幸福感及福利至今發布了五次世界幸福報告. 也由二零一二年開始, 許多政府和政府組織將福利及幸福感列為優先項目.

今年二月,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舉辦了整天的世界幸福會議. 三月十七至十九邁阿密舉行世界幸福高峰會. 周一開始,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將開始為期三天的幸福研究和政策會議.

2017-03-25

食物, 面霜和飛機燃油 : 日本公司發現許多藻類的用途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3/24/technology/japan-algae-euglena/index.html

比頭髮還要細小的生物, 未來可以幫飛機補充燃料.

日本公司 Euglena 培養一種可以用於食用及化妝品的藻類. 但這種藻類也有其它潛在的用途.

該公司計畫建造日本首座藻類生化煉油廠, 每年生產三萬三千加侖飛機燃油, 他們正和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全日空 (ANA ALNPY) 合作.

"每個人第一次聽到這種想法, 都會說這太瘋狂了," Euglena 創辦人出雲充 (Mitsuru Izum) 表示. 但 "在科學技術上 .... 這是很簡單的想法" 他補充說明.

類似煤油的油類可以透過化學方式由乾燥的藻類粉末中提煉出來.

Euglena 公司以他們的營業項目藻類 (algae) 而命名, 他們正在橫濱建造測試工廠, 這裡靠近東京的兩座主要機場. 明年正式運轉後, 每天可以提煉出五桶 "綠色原油".

但這個量太小了. 出雲希望二零二零年第二座煉油廠完成後, 產量可以提高至百分之四百. 因為生物燃油降低碳排放成本, 會讓這個商業成為可行.

即使如此, 這種藻類萃取物還必須和一般燃油混合, 還只是能提供一定數量的航班.

出雲會和藻類有交集來至於他想找超級食物 -- 擁有植物和動物雙重特性. 一九九八年他訪問孟加拉, 親眼目睹受挨餓的小孩, 想協助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

他的靈感來至於漫畫, 尋找 "魔豆" 解決世界目前面臨的問題.

出雲沒有找到魔豆, 所以現在鎖定微小的藻類.

這個決定運作得很好. 他創辦一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價值九億三千萬美元的公司.

他們公司有些職員有些更有創意的運用, 包括在火星旅行途中使用藻類餵養太空人.

"如果我們可以在太空中培養藻類, 就可以用來維持人類的生命," 研究主任鈴木雄表示. 但他也承認, 就目前而言還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Google Code Jam

Google Code Jam 是世界上最大的程式設計競賽之一, 2003 年開始舉辦, 每年 4 月開始. Google Code Jam 也是為數不多可使用 C# 的程式競賽.

今年 2017-03-07 19:00(UTC) 開始報名, 只要擁有 GMail 帳號就可參加. 晉級方式如下圖所示.



首先是資格賽. 三或四道題, 時間二十七小時, 只要能達到合格分數晉級人數不限.

Round 1 有三場, 兩個小時三十分鐘, 每場的前一千名才能晉級, 基本上能晉級選手都能在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 所以就是最快完成題目的前一千名. 應該是配合全球一起比賽的時間, 三場時間正好分別是台灣的早上, 下午, 深夜. 最近規則做了修改, 只要選手通過其中一場比賽, 其它場 Roind1 就不能參加, 應該是先前有高手三場都參加, 佔了其他選手晉級的名額.

比賽題目以 2015 年資格賽為例. 在 Google Code Jam 官方網站, 點選 PAST CONTESTS.



找到 2015 的題目, 點選 Qualification Round 的 Problem



正式比賽看到的畫面就是這樣. 左邊顯示這個 Round 有 A B C D 四道題, 底下有四道題的配分及目前提交和成績. 中間就是題目說明.



比賽方式是寫完程式後下載輸入資料, 經由所寫的程式跑出輸出檔案, 再把輸出檔案上傳驗證. 資格賽檔案上傳會立刻判斷答案是否正確, 答案錯誤只會告訴你答案有問題, 至於是題目理解錯誤, 或解題邏輯有問題, 還是程式 Bugs 只能自己想辦法.

輸入檔案有兩個, 一個小資料一個大資料, 檔案下載後會開始計時, 一分鐘未上傳答案算一次失敗. 小資料應該是驗證解題邏輯, 大資料是驗證程式有沒有優化過, 有時程式可以通過小資料測試, 可是遇到大資料程式會在規定時間跑不完.

同一道題大小資料有時分數差很多, 這可能表示這道題目不難理解, 解題方式也不難, 困難的地方是優化的技巧.


2017-03-19

為何中央情報局使用遊戲來訓練他們的官員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3/13/technology/cia-board-games-training/index.html

龍與地下城, 神奇寶貝紙牌及角色扮演遊戲不僅只是娛樂而已 -- 它們還是中央情報局的靈感來源.

David Clopper, 中央情報局十六年經驗資深收集分析工作, 他還負責該單位的遊戲製作. Clopper 創作的遊戲, 從紙牌由到圖版遊戲, 以模擬現實世界訓練中央情報局員工, 包含情報官員, 政治分析師等.

"遊戲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何不加以利用融入學習之中 ?" Clooper 週日在西南偏南互動科技嘉年華 (South by Southwest) 裡, 一場遊戲為主題的小組討論表示. Clopper 和其他中央情報局官員說明他們如何使用遊戲來教授戰略, 情報收集和協同合作.

Clopper 從二零零八年開始, 在培訓計畫中使用當時流行的桌上遊戲. 他描述了一些他為中央情報局所創作的遊戲.

"收集" 是 Clopper 第一個為中央情報局創作的遊戲, 分析團隊必須一起解決國際危機, 同時與時間賽跑. 他的第二個遊戲 "收集甲板", 類似神奇寶貝的紙牌遊戲, 每張牌代表像是情報收集的策略, 或是繁文縟節及官僚的障礙.

玩家可以打出透過衛星照片收集情報, 但對手可以使用像是 "衛星地面站故障" 來阻擋. 這意味著遊戲模擬分析師在他們現實狀況可能會遇到的狀況及問題.

Volko Ruhnke 也在小組討論裡面發言, 他在中央情報局裡負責情報教育, 也是一位自由遊戲設計師. Ruhnke 說他對於一種遊戲特別感興趣 : 桌上模擬遊戲, 這可以用來訓練分析師, 讓他們的分析工作有幫助. 遊戲所呈現複雜狀況, 強迫玩家要在同一時間處理多種事件.

Ruhnke 他也創作商業圖版遊戲來模擬阿富汗衝突, 玩家要能掌握該地區的軍事政治及經濟. Ruhnke 說該遊戲能 "更深入動態的了解現代的阿富汗", 類似的遊戲也能用在中央情報局內部.

受歡迎的培訓課程主要是以老式遊戲為主 -- 但現在, 分析師希望在培訓課程裡盡快加入虛擬實際的遊戲. 軍隊中許多單位已經使用虛擬實際的課程許多年, 學員可以透過視覺及聽覺的模擬融入體驗實際情境.

Rachel Grunspan 在小組討論中表示 "我們會盡快在遊戲中加入虛擬實際, 越快越好", 他是中央情報局數位創新組織首席戰略官. "你想得他們腦袋裡情報問題的答案, 虛擬實際的表現會很驚人."

2017-03-11

Google 使用人工智慧協助診斷乳腺癌

原文 : http://money.cnn.com/2017/03/03/technology/google-breast-cancer-ai/index.html

Google 現在不再使用人工智慧識別貓的圖片, 他們把目標移到更重要的東西 -- 乳腺癌.

Google 周五宣布, 他們在使用人工智慧識別乳腺癌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這項發現提醒我們人工智慧快速發展, 及改善全球健康的潛力.

Google 使用一種稱為深度學習的技術, 分析數千張由荷蘭大學所提供的癌細胞幻燈片. 深度學習是讓電腦在巨量數據中找到規則模式. 在視覺工作上非常有用, 例如辨識乳腺癌活體組織切片.

在美國每年有二十三萬個乳腺癌新病例, Google (GOOGL, Tech30) 希望這項技術能協助病理學家更好的治療病患. 這項技術不是被設計去或有能力去取代人類醫生.

"我們所訓練的軟體只是一小部分, 用來幫忙一系列複雜工作中的一部分" Google 專案經理 Lily Peng 表示 "非常希望有越來越多這類工具, 可藉由即刻分析大量資料來協助醫生.

Peng 向 CNNTech 說明, 讓電腦和人類一起工作可以讓工作做得更好. Google 人工智慧對於尋找潛在的癌細胞很擅長. 可以提醒人類的疏忽. 但是在癌細胞識別錯誤的時候, 這時人類病理學家可負擔更好的腳色 "不, 這不是癌細胞."

"想像一下, 這結合了兩種超級的力量" Peng 說 "演算法協助尋找定位腫瘤. 醫生做最後的把關確認."

目前 Google 這方面還是在實驗室裡處於研究階段. Google 不會明天馬上就變成你的病理學家助手. 但 Google 及其他許多競爭者正在實現未來.

Jeroen van der Laak 帶領著荷蘭奈梅亨大學 (Radboud University) 醫學中心病理部門, 他相信第一個用於癌症的演算法在這幾年就會完備, 大量常態的使用將會在五年之內發生. 是他所屬的大學提供資料供 Google 研究使用.

這項技術對於世界上醫生缺乏的地區特別有用. 對於無法找到病理學家的患者, 這項演算法 -- 即使還不是很完美 -- 也會是很有意義的改進. Jeroen van der Laak 特別強調到印度及中國這兩個服務不足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