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新加坡的成功可延續至下個 50 年 ?

(CNN) 小國家又沒有天然資源, 新加坡的成功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故事.

建國 50 周年, 這個城市國家肯定會有許多直得慶祝的地方.

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世界最繁忙貨櫃港口之一, 亞洲唯一獲得標準普爾, 穆迪及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同時為 3A 的國家. 只花了半世紀, 新加坡人已擠身為世界最有錢人的行列裡, 百萬富翁佔人口平均數是亞洲最高. 它也被評為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 同時是亞洲最環保的國家. 儘管有五百五十萬人生活在七百五十萬平方公里, 也是唯一將綠色建築納入立法的國家.

今年年初, 備受尊敬的前總理李光耀過世, 這段時間他帶領新加坡經濟走向成功, 但隨著他過逝, 不可避免接下來政治和經濟將會有重大變化. 只是這變化會用何種型態出現.

國際研究機構凱投國際駐新加坡資深亞洲經濟學家丹尼爾-馬丁表示, 變化已經發生了.

"去年新加坡國內生產毛額成長 2.9%, 過去五十年平均是 7.5%, 而最近十年都維持在 5% 以上, 這下降幅度太快了" 他對 CNN 記者表示. "過去五十年, 新加坡積極抓住成長的機會. 高技術移民進入這個國家加快人口的成長, 現在新加坡在世界上已經是成熟的經濟體."

"未來新加坡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 而會像其他經濟成熟的國家平穩的維持 2.5% 到 3% 左右成長."

新加坡一直由人民行動黨主政. 新加坡於 1959 年組成政府, 六年後獨立為國家, 人民行動黨在之後的選舉一直取得勝利, 但這種政治的穩定不應該被視為是停滯.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學院公共政策副教授暨李光耀看世界作者拉胡爾-塞格表示, 和西方政治不同, 在新加坡政治改革是恆久不變. "新加坡持續在政策上調整創新以因應世界的變化" 他告訴 CNN 記者.

"新加坡的政治領導是經由高效率人才管理不斷替換新血, 致力於每個世代的變革, 使得新加坡由一九七零年代脫胎換骨. 現在的新加坡更自由, 更寬容, 更國際化. 李光耀一向擁抱變化, 事實上 '努力工作' 是他的座右銘." 展望未來, 拉胡爾-塞格相信新加坡正進行一場寧靜的革命.

"過去半世紀, 國家充分展現其負責任的態度, 將新加坡由第三世界國家變成先進國家之列, 但現在平衡的力量緩慢但確定的轉變." 他說 "新加坡的領導仍然非常有才華和積極性, 但一般新加坡人的意願將是關鍵. 未來將取決於新加坡人願意對自己負多大的責任. 如果他們屈從於民粹主義, 那將會走向一條和李光耀不同的路線."

新加坡人的意願如拉胡爾-塞格所說 "循規蹈矩", 也可以由這角度來看新聞自由.

總部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發表 2015 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 在一百八十個國家新加坡排名一百五十三(台灣 51, 大陸 176, 這段是我自己加原文沒有), 低於俄羅斯高於利比亞. 是三個排名下降國家之一.

當地主流媒體仍保持嚴厲控管, 無可避免新掘起的社交媒體將更能代表一般新加坡人的聲音.

尼爾-馬丁說, 新加坡人在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 政府曾經計劃增加移民來刺激經濟成長, 但因為公民於社交媒體的憤怒而改變決策. "未來五十年裡, 政府無法提供如之前一直提高的生活水準保障, 同時也無法完全控制媒體." 他說

根據拉胡爾-塞格的說法, 新加坡領導人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否持續採取務實的方法來治理國家.

"政策會繼續向有效率的成長或更多的感性判斷" 他質疑. "武斷的言論持續出現在新型態的媒體, 就如同臉書傳遞著移民, 社會不公, 種族歧視等批評言論, 其中合理細心的言論還是會促使決策者的改變." "但一些受人矚目的言論往往過於偏激. 如果這因些聲音左右了輿論, 就如同他們對於移民政策一般, 日漸民主自由的新加坡將無法如同現在追求智慧和審慎的政策."

即使是一個發達的國家, 也很難提供像新加坡極具優勢的環境給企業, 包括低的公司稅率及基礎建設和透明度.

尼爾-馬丁說, 新加坡的重要性在於未來可擔任國家及文化的橋樑. "作為西方社會和中國的橋樑是非常有價值, 新加坡和中國關係一向良好, 而且新加坡人說中國話的水準在過去三十年一直持續增加."

2015-12-27

為甚麼亞州人會在公共場所睡覺 : 台灣給出兩個答案

原文 : http://www.forbes.com/sites/ralphjennings/2015/10/27/why-asians-sleep-in-public-two-answers-from-taiwan/

有個議題在網路引起廣泛討論, 很多西方人覺得很奇怪, 為何這麼多亞洲人很自然的在白天在公共場所睡覺, 地點可能是在圖書館, 在公車上, 或是在課堂上. 甚至有人成立 "亞洲人常在公開場合睡覺" 網站, 答案或許已經可以在這個網路上找到, 三月有位評論家在網站提出原因是 "遺傳性猝睡症傾向". 這或許可以讓西方的主管和亞洲員工能互相體諒.

但實際上是發生甚麼事 ? 睡眠專家由台灣觀察到兩點原因, 這也同時可以說明東亞地區的人民為何在白天打瞌睡. 第一個來至於兒童時期睡覺的習慣, 紛擾多事的夜晚讓白天需要小睡. 另一個是大城市夜間的噪音.

台灣的幼稚園學生每天會在午餐之後躺下睡覺九十分鐘到兩個小時. 小學生也同樣有午睡的習慣, 他們會趴在書桌上睡覺. 一些老師會檢查每個學生是否睡著, 並處罰搗蛋者.這可能是他們一天裡面最佳的睡眠.

晚上, 父母常會不知覺的打擾到兒童的睡覺. 有些兒童不想單獨睡, 要等輪班的父母回家, 例如他們的父母在醫院工作. "我知道一個案例, 有個小孩很喜歡他的爸爸, 小孩總是要等到爸爸回家才睡覺" 台灣小學老師和睡眠專家鍾丹蘭表示.

在台灣在亞洲, 大家庭父母和子女一起睡是很正常. 大人可能因為看電視導致小孩晚睡, 而一早又要早起工作而干擾到小孩睡眠, 一個睡眠兩頭都受到干擾. 睡眠不足的兒童只好在學校打瞌睡, 也可能在公車上睡覺, "特別是交通工具會搖晃很像是搖籃" 鍾丹蘭承認在上大學時, 有一半下午的課會打瞌睡.

根據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刊物報導, 台灣學齡前兒童晚上平均睡九個小時又二十六分鐘, 只有 11% 每晚睡超過十個小時. 一份跨文化研究論文表示, 亞洲主要地區只有 4% 的小孩未和父母而獨自一人睡. 根據 2011 年的一項調查, 日本兒童在十七個國家裡面睡得最少.

數年之後, 這些小孩長大還是有白天睡覺的習慣. 大學課堂經常有人打瞌睡, 教師也見怪不怪, 政府部門午餐後休息也習以為常, 也很少人會因此丟掉工作. 2007 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為了全國人民代表打瞌睡而發了牢騷.

台灣特殊情況回答了另一個問題, 兩千三百萬人在一個島上二十四小時製造噪音. 因為如此特殊, 所以有位斯坦福研究員就以這個主題作為他博士論文的主題. 摩托車, 火車, 高鐵都是噪音來源, 駱明潔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副教授表示. 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和夜間營業商店讓問題更加複雜. 亞洲城市因高密度人口, 很難區分出住宅區和商業區.

因為晚上睡得不好, 所以隔天午飯後休息是很正常. "如果他們沒有工作, 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 駱教授表示.

亞洲人常在公開場合睡覺網站 : http://aznssleepingonpublictransit.tumblr.com/

2015-12-20

五個現象顯示, 台灣還是歸屬於新興市場而不是已開發

原文 : http://www.forbes.com/sites/ralphjennings/2015/12/08/five-signs-taiwan-is-emerging-not-developed/

紐約摩根士丹利指數去年重新評估台灣, 最後還是歸於新興市場而不是已開發. 摩根士丹利表示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台灣在幾個重大問題有所改善 .... 在過去幾年的資本市場"

摩根士丹利國際對台灣的評估提出一些廣泛的問題 : 是否是開發國家 ? 幾乎不會有人餓死 ? 一歲前的死亡率 ? 一歲後每天只花一美金如同生活在貧民窟 ? 人均年所得 22,704 美元. 雖然 2014 年的評估報告認為市場的成熟度處於 "有意義的改善", 但市場只是一個衡量發展的工具, 台灣還是處於新興市場最少有底下五個問題 :

1. 建築
台北市大約有七千座違建, 在這裡很難找到一間屋齡超過三十年而頂樓沒有加蓋的公寓. 市長總是避免討論這個議題, 但這問題並不小 (或許是考量到這些選民的選票). 屋主也常把窗戶打通外凸至陽台, 甚至佔用到公用陽台. 政府沒有對建築作管理, 屋主也沒有花太多費用修繕房屋, 建築外牆留下黃色或灰色的醜陋的水漬. 有些單位提出可能會有結構風險, 更多的是游客來台灣期待能看到不同的文化景觀, 但卻感到失望.

2. 綠地
都市樹木有淨化空氣, 調節溫度的功能, 但在現代化的社會是一項奢侈. 大部份台灣都市都太擁擠以至於沒有行道樹, 建築旁邊就是道路, 即使有也不多. 有些街道夠寬可以種樹, 但立委指出政府用錯誤的方式植樹, 讓這些樹很容易的被颱風吹倒. 植樹需要經費, 這在新興國家比較會被關注. 據科學作家提姆.德.錢特在 persquaremile.com 網站表示, 人民收入增加 1% 對於綠地覆蓋的需求會增加 1.76%.
史蒂芬.克魯克對於台灣環境這個議題表示 "我們對於颱風是沒有甚麼辦法, 但政府可以帶頭宣導植物樹蔭的好處, 減少冷氣能源消耗, 增進空氣品質, 生態多樣性並減少洪水"

3. 執法
大部份的情況只有在有人申訴才會進行取締. 交通警察如果看到有人併排停車或沒有遵照道路優先權, 一般都會視若無睹. 員警不會在社區裡步行巡邏, 也不會主動查緝賭博或狗叫聲是否超過法律規定. 通常在有人檢舉才會開始調查, 而且是根據道德的標準而不是法律條文. 去年台灣食用油的犯罪有可能會被輕判, 因為政府的決策者認為他們的公司對經濟有重大貢獻.

4. 生活質量
在台灣噪音已經嚴重到會影響睡眠. 工廠排煙, 地下管線洩漏, 其他工業廢棄物都直接進到住宅區, 這些汙染源有些甚至來至於台灣頂級企業. 南部工業大城高雄, 2014 年一場住宅區地下管線爆炸導致 32 人死亡. 更多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地方生活品質但卻沒有提出申訴, 如積水導致蚊蟲孳生, 半夜施工的噪音. 可能台灣以前只要有一口飯吃就好, 不會去注重生活品質.

5. 和陌生人的關係
由於物資缺乏的歷史因素, 新興國家普遍可見人與人的關係是緊張和競爭. 面對面都會禮貌對待, 但轉頭之後常是相反的反應. 在台北交通尖峰時間, 每個人瘋狂往前衝要超過任何人而不會相互禮讓. 排隊購物常會被其他人插隊, 大學生在午餐時間會把東西放在圖書館佔位, 以便確保回來之後位子還是他的, 而不管這個舉隊已經妨礙到其他學生的學習. 新到職場的新人會被放大只想挑輕鬆的工作, 只想拿高薪資, 沒有理由或證據而被排擠.

2015-12-13

杭州麥當勞開在歷史性建築引起群情激憤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5/11/17/travel/china-hangzhou-old-villa-mcdonalds/index.html

(CNN)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具爭議的麥當勞餐廳.

這個快餐連鎖餐廳麥咖啡特許在杭州 (中國東部城市) 一座深具歷史意義建築開張營業. 別墅臨近著名的西湖景區, 八十四歲的房子台灣前總統蔣經國曾經在這裡短期住過.

麥當勞在中國及台灣都擁有食品及飲料餐廳, 消息曝光後在兩岸都引起了注目. 輿論認為這是西方商業文化侵略中國老房子的典型例子. 就像 200 年連鎖咖啡廳星巴克在北京紫禁城開分店的爭議一樣, 最後這家咖啡廳在 2007 年關閉.

但杭州的麥咖啡因建築的歷史及當地的法律, 會有更多複雜的因素.

蔣經國, 台灣前總統且是國民黨前領導人蔣介石的兒子. 於 1940 年代國共內戰失敗退到台灣前, 曾經在這磚及木頭建造兩層樓別墅住了近一個月.

1949 年共產黨進入杭州後, 這裡被用來當作政府員工的宿舍, 一直到 2004 年被公告為文化古蹟. 之後地方政府轉租給一家房產公司當成私人會所營運, 直到 2014 年習近平反貪腐行動, 連同一些類似場所一起關閉.

租這間別墅的當地房產商人沈春雷, 重新裝潢後, 麥咖啡預計於十一月十五日開幕.

官方媒體在今年一月率先報導了裝修計劃, 引起輿論譁然. 許多當地人譴責這是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的褻瀆.

當地文物局王姓官員告訴 CNN 記者, 這並沒有違反中國法律, 但他拒絕透露他的全名.

沈春雷在 2014 年向政府租了這間別墅, 他向 CNN 抱怨, 蔣經國當初只是短暫住過這裡, 房子在租給他之前已經年久失修, 給他的是申請修繕流程官僚的惡夢.

"因為長期缺乏維護, 當初看得到的地方幾乎都需要維修, 現在我把房子修好並作管理, 可是每個人都拼命找我的缺點" 他告訴 CNN. 他說房子修繕花了八十萬人民幣, 而且還要繳租金給當地政府.

因為被指責為貪婪的商人, 沈春雷說他後悔投入這具有挑戰性的事業. "我投入所有金錢維護管理這個物業, 當然希望能有所回報" 他說.

建築外觀沒作任何改變, 但應當地文物局要求, 麥咖啡裡裝飾著蔣經國的生活的海報. 這對沈春雷來說是尊敬老建築的一種方式, 同時又遵守杭州對於歷史資產的法規. 杭州在過去一個世紀一直是熱門的旅遊景點.

法律規定西湖附近的古蹟建築轉商業用途不能使用明火. 這項規定排除掉大部份的中國餐館, 而這家西方連鎖咖啡店只能使用電力, 沈先生說. 這也是為甚麼國外品牌如星巴克, 咖世家會在附近建立據點.

直到現在大部份類似建築是不對外開放, 所以文物局的王先生說, 麥咖啡的開張是歷史建築有效利用的一種方法. "由我們的角度來看, 我們希望這類公共資產能產生最大價值, 以博物館的方式向民眾開放"

但這並不是意味著不能轉作商業化, 因為法律沒有禁止, 而且咖啡廳是符合市政規劃, 畢竟這不是一家餐廳.

2015-12-09

怪物高塔建築會摧毀浪漫之都巴黎 ?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5/07/28/architecture/paris-tour-triangle-osm/index.html

(CNN) 倫敦天際線慢慢出現令人驚奇的高樓建築, 其對手永恆之都巴黎卻採取相反的策略.

1973 年蒙帕那斯大樓於巴黎興建完成, 被批評是破壞巴黎景觀, 其後立法規定市中心新建築高度不得超過 36 公尺. 該項限制是要保持巴黎獨特的美感. 巴黎於十九世紀經奧斯曼男爵規劃, 造就經典標誌性的林蔭大道,公共花園及環形陽台住宅大樓, 之後任何修繕都不會超出當初的規劃.

但 2010 年高度限制被取消, 城市西南方一塊寧靜的區域即將被一棟一百八十米的三角玻璃建築所打破.

三角塔由瑞士赫爾佐格-德梅隆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 歐洲最大地產集團尤尼百-洛當科出資五點五億美元興建, 巴黎固有的傳統將走向激進及爭議.

在案子第一次提出之後的第九年, 三角塔今年六月由巴黎市議會勉強通過興建, 這已經是第二次投票, 第一次投票是在去年十一月, 反對興建, 但隨後被判定結果無效.

現任社會黨市長安妮-伊達戈是這個案子最強力的支持者, 她表示三角塔將帶來經濟的機會, 這個建築包含七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同時擁有豪華的住宿及休閒設施. "放棄這個案子對於巴黎經濟將是一場災難" 副市長米卡斯對世界報記者表示, 這個案子宣稱可製造三千個就業機會 "這個案子通過也可視為對外國投資者及國際建築師善意的釋出"

赫爾佐格-德梅隆曾經負責過北京鳥巢體育場和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 他們表示這棟建築將完全融入當地環境. "我們詳細評估過高層建築對於環境的影響" 建築師於聲明中表示 "三角型狀可以減少對於鄰近住宅產生的陰影, 採用簡單預鑄的建築工法, 將降低對於環境的影響"

三角塔支持者強調, 這案子可以因應日益現代化巴黎商業方面的需求, 但目前無法估計在這方面所帶來的影響. "巴黎市及近郊已有許多空的辦公室, 估計超過一百萬平方米" 任職於房地產集團房產專家米蘭達-伯特表示 "三角塔的辦公室目前還沒人預約"

米蘭達-伯特認為, 這個案子反映巴黎新的城市規劃方向. "三角塔的聲明中表示, 這會為巴黎帶來一個新的建築, 活力的城市, 部分工作因這建築而產生, 各種不同的設施將結合各行各業的人們"

計畫支持者有一項困難的工作, 就是去說服持懷疑態度的群眾. 有 62% 的巴黎市民原則上是反對興建摩天大樓, 和這案子產生對立的情況.

"巴黎人反對這個辦公大樓, 因為這個案子並未給出巴黎人的需求" 附近居民組成的反三角塔團體發言人表示 "巴黎現在缺少住房, 缺少辦事處, 公共運輸的問題, 居住環境的惡化及不合適的城市政策" 該團體質疑該建築是否真能提供數千個就業機會及新的文化空間. 他們批評建築對生態的影響, 不規格的形狀將消耗更多的能量, 同時他們相信這個建築是非常不適合這個城市的環境.

"三角塔非常不尊重巴黎現有建築及天際線" 該團體發言人表示 "我們相信當代建築應該可以表現自我同時又合諧的與現有環境一同存在. 但絕對不是這個高 180 公尺寬 150 公尺的孤立摩天大樓"

三角塔只是一個試金石, 市長安妮-伊達戈承諾市政方向將往 "獨一無二城市經驗", 包含十多座摩天大樓的興建, 其中有名星建築師尚-努維勒的壯觀建築項目.

奧斯曼男爵所規劃的巴黎市中心, 大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這個組織對於巴黎的城市發展一直有所評論. 這種情況也發生於其他世界遺產城市, 過多的摩天大樓將導致世界遺產地位喪失.

其他建築師擔心, 新大樓會產生無法復原的傷害. "三角塔是反城市的極端表現 : 一把巨型刀片把市區切開, 就像劃開一塊美麗的花布, 如同外星怪物出現在合諧的市區" 建築歷史學家威廉·柯蒂斯說這建築是 "奢糜的怪物"

"他真正的目的是想打破區域法裡面限制巴黎市建築高度的規定, 開一個方便門給三角塔, 給所有貪婪的開發商及建築師" 威廉·柯蒂斯相信三角塔對於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這案子將拉高附近區域房價及租金. 在無知及浪費的政策下將面臨社會問題及貧窮, 這個偉大的城市將因而貶低其價值"

雖然可能有來至於法院的挑戰, 但三角塔預計於明年開始興建. 計畫應該會按照規劃進行, 巴黎即將離開傳統, 跟隨他的宿敵倫敦腳步前進.

2015-12-06

台灣好味道

原文 : http://www.nytimes.com/2015/06/14/magazine/a-taste-of-taiwan.html

雞肉埋藏在薑片蒜頭九層塔裡, 肉質滑嫩表皮酥脆. 暗黑醬油色有點刺鼻, 來至於醬油米酒和滿滿的蔥, 搭配米飯真是完美的組合, 甜甜鹹鹹還有淡淡的胡椒香, 還有來至於九層塔多層次的味覺衝擊.

這道菜叫三杯雞, 作法簡單可以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 很適合當作主菜享用.

這道菜在台灣很有名, 到處都可以吃得到. 但就像很多台灣菜一樣, 它也是來至於中國. 三杯雞的歷史可追溯到十三世紀, 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 一位獄卒在文天祥被行刑的前一天晚上幫他準備晚餐, 監獄裡使用有限的資源, 一小杯油, 一小杯醬油, 一小杯米酒, 慢火紅燒而成.

"這是一道精緻的料理" 黃頤銘, 佛羅里達奧蘭多餐廳愛開玩笑美籍台裔店主, ABC 電視台 "菜鳥新移民" 聽說是以他為範本. 當我打電話問他時他說, "你會被用這道菜來評價" 他強調這是很困難的工作, 烹煮三杯雞如果沒有抓好油, 醬油和米酒的比例, 可能會過於油膩而非常難吃. "這樣隨性作菜將會遇到大麻煩" 他說 "重點是用少許的麻油引出配菜的甘甜, 而不要用大量的油."

艾德.舍恩菲爾德, 紐約紅屋餐廳的店主. 他在 1980 年早期在他阿姨的餐廳煮過三杯雞這道菜, 他同意. "我覺得" 他說 "我年紀比較大, 當時教我的人都是在中國革命前學過廚藝, 那時沒有人會在三杯雞上澆油. 雖然當時會覺得比較先進, 但不怎麼對"

如果問了三十個人如何作三杯雞, 會有三十種不同的作法. 有些廚師會先把雞肉炒過再悶煮, 有些人會用比較多的油, 比較少的酒, 不同種類的醬油, 或混合使用 (舍恩菲爾德喜歡用健康男孩醬油, 特別是蘑菇口味) 有些人會加入辣椒或不加, 冰糖, 砂糖, 紅糖或不加, 醬汁的濃稠度或該用雞的哪個部份都是爭論焦點.

黃頤銘認為砂鍋是必要的 "你應該不希望麻油在炒菜鍋因為過熱而變苦" 他說. 可是仔細實驗後發現砂鍋並非必要的. 王安琪, 一位住西雅圖在 YouTube 安琪王的廚房節目教台灣料理的美國廚師, 專注於研究老祖母所留下來的台灣食譜, 她說她從未用過砂鍋. "說實話, 現在還會有誰在用砂鍋 ?" 她說 "我覺得炒菜鍋受熱比較好, 砂鍋給人感覺好看而已."

對於其他人來說, 雞肉必需是帶骨, 如果可能要用烏骨雞. 韋凱琳, 她最近出了一本書 "台灣美食". 從她還是大學生在波士頓台灣餐廳第一次吃三杯雞之後, 吃過的雞肉都是帶骨. 但在美國很難找到小塊帶骨雞肉, "可以用雞翅, 切塊就可以" 她說 "不然就是雞腿"

大部份美國家庭食用雞腿, 特別是中國菜外賣這些年來, 雞肉都會去皮去骨, 這種不帶皮帶骨的雞肉也可以.

至於泰國羅勒, 他的香味比市場上常見的味道更深, 也不是一定要用它 "使用容易取得的就可以了" 韋凱琳說 "不就是九層塔."

我花了幾週的時間和別人討論三杯雞的作法, 一再嘗試一再調整, 最後得到底下一份食譜, 對於想學會作這道菜的人來說這是個起點.

在砂鍋或炒菜鍋放幾匙香油, 慢火炒香大蒜, 薑片和蔥, 放入雞肉煎至微焦. 一匙粗糖提味, 撒上切片辣椒, 加入米酒醬油. 慢火悶煮二十分鐘, 讓味道進入雞肉裡面, 讓湯汁收乾.

有人說作菜就像是爵士樂, 口味就像和弦, 用創意想法來組合, 好的音樂旋律就值得一再回味. 三杯雞是理想的基本練習, 但麻油這個音調不要加太多.

2015-12-03

歐巴馬首次以總統身分訪問肯亞

原文 : http://edition.cnn.com/2015/07/23/politics/president-barack-obama-kenya-trip/index.html

(CNN) 他第一次回肯亞, 大家叫他巴里. 當他回去之後十四年再回到肯亞, 大家叫他參議員, 歡迎他的場面像是在迎接國王. 成千上萬的群眾在剛鋪設好的馬路唱歌歡迎他, 許多新生兒更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周五歐巴馬再次回到他父親成長的地方肯亞, 美國總統的身分, 高規格維安, 註定這趟旅程將完全不同於前面兩次.

"說實話" 歐巴馬上週表示 "以一個普通公民身分回肯亞, 會比用總統身分回去對我來說更有意義, 因為我可以自由的到旅館外面任何地方, 或到任何一個群眾聚集的場所"

2006 年夏天, 他的非洲六國之旅其中有十七天在肯亞, 包括他父親出生地柯基洛村, 村莊位於東非一個肥沃的山丘. 在歡迎歐巴馬的儀式中村莊送他一頭羊. "當天的情況歷歷在目, 他很有禮貌試著去解釋為甚麼他不能接受這隻羊" 芝加哥論壇報將這情景放在 2006 年 8 月 27 日星期天的頭版 :

"歐巴馬說, 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返鄉旅程, 搭完夜車還要走上半英里的路才能到達公車站, 而且, 東非航空還特別向其他同機乘客說明, 須等待他的馬車到來才起飛. 不過, 這裡的旅遊住宿已經有很大的改善, 伊利諾州的民主黨議員歐巴馬表示, 上次我來我阿嬤的村莊, 有一隻羊在我腿上, 一些雞到處跑來跑去. 這一次他得到一隻羊. "這隻羊代表我們對你的崇高敬意" 約書亞-蒙赫(當地士紳)表示, 他手上抓緊一條粗糙繩子, 繩子另一端綁著一隻三歲的小動物 "這是一份非常肥美的禮物". 歐巴馬禮貌的拒絕, 同時正經的解釋說帶一隻羊是無法上飛機, 這會觸犯法律. 所以蒙赫和他兩個朋友離開, 他們相信歐巴馬為了他的羊會很快回來."

九年之後他又回去了, 因為父親的緣故, 肯亞對歐巴馬的意義非常重大. 他父親於一九八二年的車禍去世, 在這之前歐巴馬只有在十多歲的時候見過他父親一次.

雖然歐巴馬提出他堪薩斯州出生的母親安·鄧納姆及夏威夷的外祖父母, 但和老歐巴馬的血源關係, 仍然引起許多問題一直到現在. 他的競選顧問曾經擔心他可能無法參加總統選舉(美國總統候選人必須是在美國出生), 最後於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歐巴馬於白宮簡報室展示他的出生證明, 平息由唐納-川普等人所提出的爭議. 現在唐納-川普又重回頭條, 話題變成他身為黑人的陰謀論, 所以可以確定這將是他總統任期中唯一一次訪問肯亞.

幕僚表示, 這次在肯亞的活動只會在首都奈洛比不會前往柯基洛村, 避免恐怖活動威脅, 歐巴馬的繼祖母目前仍生活於柯基洛村.

2006 年拜訪肯亞期間, 他去過這個國家許多地方, 甚至深入到基貝拉(奈洛比最大的貧民窟), 許多人受歐巴馬這個名字所吸引, 他也拿起擴音器馬上來場即席演講. "我愛你們, 我的兄弟姐妹們" 他告訴歡呼的群眾.

長久以來他的家庭背景被嚴格仔細的檢查, 歐巴馬也謹慎回應肯亞及其人民對他的期待, 這種戒慎恐懼的心情完全反應在他的自傳 "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 這本書出版於他政治崛起的前十年 1995. 書中提到 "我當然希望我能夠成為肯亞親戚想像中的形象 : 一個企業律師或是一個美國商人, 手上有大筆資金, 就像下雨一樣隨時可以灑落來至西方世界的慷慨." 現在他達成他當初的大部希望, 或是超過預期.

他第一次回肯亞之後二十八年, 週五再次返回肯亞, 人們對他的期望更高了.

他曾經批評過克林頓和小布希這兩位前任總統為非洲作太少事情. 但在 2006 年的探索之旅後對於這些事情就採取謹言慎行, 並對這些事情拒絕評論.

"肯亞不是我的國家, 他是我父親的國家" 歐巴馬告訴芝加哥論壇報 "他和我有一些連結, 但這關係影響的不會是我, 而是肯亞那些努力想改變生命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