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9

恐惧之邦 (State of Fear) 1

前一本书看完了, 后半部分的核心主题还是那几个, 只是套用在不同主题作讨论.
就像学校上课一样, 公式原理讲完了, 接着作练习题.
下一本书看的还是讲经济的书, 聪明学经济第十二堂课.
学的是工科, 在电子产业工作, 工作内容是资讯工程, 我怎幺尽看一些经济方面的书.
这部份下次再说.
看了这本书的前面几个章节, 突然回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 所以先讲一下这本书.

恐惧之邦 (State of Fear)
个人看过这本书后, 综合出书中的两大主题:
1. 创造出来的恐惧.
2. 血汗工厂的真相.

“彼得, 每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为, 使他们安分守己, 温驯听话, 使他们开车靠右, 乖乖缴税, 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惧। …॥尽管某个特定的恐惧原因改变了, 我们依然离不开恐惧的纠缠। 恐惧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我们自以为住在不同的国家──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恐惧国”. 由恐惧之邦 (State of Fear) 原书摘录.

如果想要知道说这句话的前因后果, 请看原书.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虽然会花掉你不少时间.
在苏联解体之前, 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假想敌是苏联. 那个时期西方电影可以说明这件事.
战争片, 谍报片, 动作片都有个相同的敌人. 穿著厚重大衣, 面目严肃, 抽着雪茄, 在冰天雪地里 …..
可是敌人突然间消失了.
这对平民百姓好象还不错 ……
可是对某些人就不好了. 没有敌人, 那电影要怎幺演.
所以空军一号这部电影, 坏人只好是前苏联军方余孽.
可是后来证明苏联好象没有真的这幺坏, 她们也没有走回头路的样子.
只好重新找坏人.
911 世贸大楼事件发生了, 阿拉伯人就做了代罪羔羊, 接着当假想中的敌人.
电视影集 24 小时反恐任务就是其代表.
这部影集到后面几季, 中国人出现了, 角色还不是纯粹的坏人. 其实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或许剧中的剧情代表着美国人大部分人的想法. 或是某人些想让美国人这样想的想法.
再广告一下, 24 小时反恐任务, 现在六季在美国快演完了. 一部影集可以演到有第六季, 表示真的值得一看.
刚刚讲的都是电视电影, 跟现实的社会有甚幺关系?
再看一下上面书中的原文.
这句话要表达的是说. 如果让人民有危机感, 恐惧感, 有一个敌人随时想危害你. 那要人民作幺事情就比较容易些, 最少不用每次都要找不同的借口.
书中所创造出来的敌人是生态危机, 电视电影创造出来的敌人是活生生的人.
可是…..
真的有那幺恐怖吗?
911 是真实的事件.
天候异常也好象真在发生.
可是 ….. 真的有那幺可怕吗?
我当然不是要大家不要有危机感.
而是要想想这些危机感所汇集出来的力量, 真的是用在解决这些问题上? 还是让某一些人能做他想做的事? 然后还要我们闭嘴.
书中没有答案, 我也没有答案, 可这是个好问题.
另一个主题 “血汗工厂的真相” 下次再讨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