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8

上網 : 是心理健康殺手或是替罪羔羊

原文 : https://edition.cnn.com/2018/01/22/health/smartphone-screen-time-happiness-study/index.html

(CNN) "智慧手機毀掉一代人 ?"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教授珍.特溫格 (Jean Twenge) 在她有爭議的書 "i 世代 (iGen)" 中問道.

書中, 她認為一九九五年後出生的人已經在 "心理健康危機邊緣" -- 而且她相信這和他們成長一直盯著螢幕有關.

她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證據, 每天花超過一到兩個小時在手機上的青少年不快樂程度高於平均值. 這項研究刊登在週一發表的美國心理協會情緒 (Emotion) 期刊上.

這項研究 -- 在全美抽樣數十萬名青少年 -- 八到十年級的學生, 每週花一到兩個小時在社群媒體上, 大約有百分之十三的人表示不快樂.

每週花十到十九小時不快樂數字大約是百分之十八. 而花四十個小時或超過者數字將近百分之二十四.

然而到了十二年級, 青少年使用手機時間和心理負面影響有些下降. 不過只是變少不是沒有: 完全不用手機的青少年不快樂比率高於一週用幾個小時的.

兩位蘋果公司主要投資者, 敦促蘋果作更多努力來解決年輕人 iPhone 上癮問題, 後兩週這項研究發表.

特溫格的成果發表後引來一些批評. 有些人認為她的研究過於簡化或忽略掉資料些微的差異.

"這項研究成果是來至於詢問出來的資料, 然後再引用這些資料, 資料並無預設立場"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新美國智庫更好生活實驗室 (Better Life Lab at New America) 副主任阿曼達.倫哈特 (Amanda Lenhart) 表示, 她的工作是調查技術使用於兒童和家庭, 她未參與這項新研究.

特溫格有意識到她的研究只調查使用手機和 "心理幸福" 的相關性, 因此問卷評量使用了像是自尊, 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這類問題. 研究聲明表示, 這個結果不能表明手機使用時間直接改變青少年心理健康.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 我是個不快樂的青少年, 我用手機來逃避生活中讓我不快樂的東西" 倫哈特表示 "所有造成不快樂的因素有哪些 ?"

特溫格二零一二年到二零一五年的調查資料指出, 幸福感和 "心理健康" 一直下降, 這點是她所關注的.

"問題不在於所有造成不快樂的原因" 特溫格表示 "我們問自己這三年期間發生了什麼改變, 讓青少年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突然下降."


面對螢幕

"我的職業生涯都在技術上. 我還沒準備好技術對於我小孩的影響" 慈善家梅林達.蓋茲 (Melinda Gates), 她有三個在一九九五年後出生的小孩, 八月她在華盛頓郵報寫道 "手機和應用程式本身並無好壞, 對青少年來說還沒有情感工具來指引生活中的複雜和混亂, 這會加劇他們成長的困難."

她同時表示, 小孩子正學習她們的工具和新的聯繫方式. "像是男女同性戀學生這類少數群體, 正得到社交媒體前所未有的支持" 她說.

根據倫哈特所提供二零一五年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報告, 調查的一千名青少年中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二每天會上網. 其中包括百分之二十四上網 "幾乎是無中斷."

但皮尤未詢問青少年花多少小時在社群媒體或簡訊上, 因為 "要人們回答花多少間在螢幕上的答案會很難確定" 倫哈特表示.

"而且這些數據並不是那重要" 她補充說明表示.

特溫格發現幸福感大都和運動有強相關, 接著是和人們的社交行為及宗教服務. 負面影響的有線上遊戲和社群媒體.

奇怪的是, 研究還發現青少年已經花了許多時間面對面和朋友在一起, 還會花更多時間和他們在線上通訊. 特溫格表示接下來的研究希望探索這部份未來的趨勢.

有研究發現社群媒體和孤立的關係, 以及 "贊 (likes)" 如何觸發大腦獎勵中心. 一些分析師發現適度使用這些技術是 "本質無害的" 而且還可以增進社交技巧和改善容忍度.

倫哈特確定人們花許多時間在這些裝置上, 對於小孩或是成人都有重大影響.

"這些確實是很重要的裝置, 在許多地方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 -- 不能只說好或是壞" 她說. 但這最新的研究 "我們要直接面對這些技術, 或是讓技術變成替罪羔羊."

沒有留言: